最新网址:www.bqgcc.com

许君甚至还抽耍了一耍那杆黑色的长枪。

只可惜自己没有学过枪法,只能随便舞动,寻找一些感觉。

“据说武圣关公曾经就是1以长杆打枣,练就了万人敌的本事,我如今有这利器,哪天找机会试试?”

他将黑枪放到了一边,不知是否是错觉,这杆枪明明入手极其沉重。

握在手中,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一样,但仔细看去,枪身依旧,没有任何空缺之处。

才将黑枪放好,却听得一阵嘈杂之声传来,显然有人向着这处营房而来。

不多时,营房的大门被直接推开,一位中年边卒进来,堆着笑脸告知陈校尉已从都营中归来。

此时正在营帐中,此人满脸堆笑,却是丝毫不提这一天无人理会之事。

许君自是不以为意,带好自己东西之后,他却终于是见到这位顶头上司。

一位满脸大胡子的大汉,单看样貌,乃是标准的北疆之人。

不知是他主观,总觉得对方那略显狭长的眼框以及过于灵动的眼睛,让人觉得此人心思极重。

许君目光扫过其腰间的铭牌,上面写着陈大宏三字。

大乾军制,一旦入品为军官便可悬挂腰牌以示身份。

他如今乃是九品队正,今早报道之时却是领了挂的是普通木牌,正面写的是自己的名字,背面写的是所在的队伍。

不过竖着写的许君二字下边,有一道淡淡的银线,代表着从九品的身份。

若是真正的九品,便不会有这一道银线。

不过如今武道修为达不到自己军中职位的人已然太多,原本此法乃是令人知耻后勇。

故而原本这一道银线极其明显,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道银线已经变得若有若无。

这位校尉乃是八品军职,可用黑铁木制作铭牌,只是姓名下方,仍有一道几乎不可见的银线。

“据说真正的八品武者气血如汞,望着而不似凡人,这位显然没有到这等境界。”

许君的心中念头一闪而逝,随即按照军中的礼节,抱拳在胸,行了个军礼。

他的声音显然不小,不过这位陈校尉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注意力似乎完全在手中的折子之上,并未有回应。

许君也懒得理会,自己将手放了下来,在房中寻了一处椅子直接坐下。

旁边站立的一位幕僚打扮的干瘦老者,见此情形,清清嗓子堆上了笑脸。

“这位想必就是这次平乱有功,晋升九品军职的许队正吧,今日一见果真是我北疆的好汉子。”

巴掌不打笑面人,许君正准备答话。

却听见那坐在上手处传来了一声冷哼。

“此次些许骚乱,一时之间竟然人人有功,这群没蛋子上战场的文官当真是说的出。”

“军人可不是这么好当的,更何况是我们这舔刀子度日的边军,到时候莫要吓得尿裤子了。”

两人抬头看去,那位陈校尉并未抬头,眼睛仍然盯着手中的折子。

看似在自言自语,实则是指桑骂槐。

许君知晓自己多半是遭逢了无妄之灾,被当做投机取巧之辈了。

他并没有出言解释。

两世为人,人心中的成见乃是一座大山这个道理自然清楚。

像这种心中有成见的情况,无论说的最多也根本没有什么意思。

陈校尉见许君并未出言,眼中反而闪过了一丝惊讶。

终是抬起了头。

“许队正或许对如今我军中的情况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不知可有何种想法?”

看着许君面上的疑惑之色不像作假。

当下那位幕僚打扮的老者便向其解释起来。

若是按照大乾军制,每百人为一校,设甲乙丙丁戊五队,每队二十五人,不过如今军备吃紧,几乎难以满员。

虽然这位幕僚说的十分含糊,不过许君却大概知晓其意。

自从陈吴之乱之后,大乾的军队管理一度十分混乱,吃空饷之事更是屡见不鲜。

云间郡地处北疆,近些年来更是战事频繁。

故而吃空饷还算较好,大部分部队实员大约有着五六成左右。

据说在王朝内部的某些军队之中,甚至出现整个部队一个人都没有却照常领军饷的事情。

老者将这种事一笔带过,随后却是介绍起了七校的情况。

原本七校虽说有些许空额,不过也近乎满员足足有着九十余人,此处这位幕僚自然是一阵吹嘘。

表示陈校尉是如何长于治军,从未克扣军饷之类的。

直到坐在上首的汉子轻咳一声打断,这位幕僚方才意犹未尽的停止了展开。

随后表示这次兵乱,七校主动平乱,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超过大半。

如今只剩下一个半满编的队伍罢了。

饶是许君两世为人,听到这里也差点没有管理好自己的表情。

原本九十余人,一个叛乱直接损失了六十多人,如今只剩下三十人?

那位老者更是义正言辞。

“我七校未有一人参与叛乱,更是与乱军相搏死伤无数,但从未有一人有怨言……”

许君不由得心中吐槽,“恐怕是全员没有出去,躲在营地之中,然后直接乘机将原本的空员数额直接清理了吧。”

他之所以如此猜测,却是有所依据。

这些日子他已经清楚,当今在位的那位灵帝,据说已经寿元将尽不理朝政,如今却是太子监国。

这位太子却是励精图治想要扫清积患。

而军中吃空饷一事,便是其主抓的方向之一,此时幽州府城,便有朝中来的钦差专查此事。

故而这半年军中的例钱都直接停发。

当然这些内容都是许君养伤之时,听那位七品观察判官陶修闲聊时所说。

他心中当时就隐约有所怀疑,所谓的停发月例或许并非是那位钦差本意,多半是有心人故意推波助澜。

如今才听这位幕僚介绍情况,他甚至怀疑这一次的兵乱或许都是有些人故意为之。

不过此时他却自然是不会说出来。

此时那位陈校尉似乎有什么事,站起身来离开了房间。

许君知晓,说了这么半天,真正的重头戏来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