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城皇宫。
沈疆南在御书房一边看着漫画书一边听着瑞祥年念着电报。
“圣上,四殿下已经拿到了赔款,不过他有一件大事要办,银子先给他用用,等过些日子再将银票给送来!”
“既然他有大事要办,那就先让他去花吧,反正这赔偿也是他赚来的,朕准了!”
沈疆南将手中的《机器猫》一合,又问道:“太子到哪儿了?”
“回圣上,四殿下府上收到了电报,太子殿下走的是海路,已经到了闽郡,再有两日就能到番禺!”
瑞祥年又将几张电报递了上去。
“朕的这个老四还真行啊,这铁路也快通车了,朕要第一个坐!”
番禺到赣南的铁路已经接轨,直接通向了柴桑。
按沈涣的要求,这第一次通车得先试跑半年,等到了明年的二月二再正式通车。
这个时候,北周和大乾也收到了电报,沈涣要向两国借一些商人。
大乾这边刚刚解决了柔然的问题,用的就是沈涣提供的推恩令,所以这次李凌宵怎么着也得多派些人来帮帮场子。
北周那边武文娇刚刚给沈涣生了女儿,怎么说也是他的夫君,自然是有多少人就派多少人。
休息了一日,沈涣和魏忠斌缓解了疲劳,两人上街逛了逛。
“忠斌,这个院子挺大的,准备一些烧火的材料,再去街上多买些烧鸡,中午犒劳一下弟兄们,记得把鸡骨头都留下来!”
沈涣一行人比较多,国宾馆住不开,干脆在洛阳城南买了一套占地两百亩的大宅院作为王府别院。
不过毕竟是在中魏,为了不显得那么张狂便取名为魏园。
沈涣让两名警卫找来了城中的泥瓦匠,在前院搭起了炉子。
“王爷,您这是又要烧舍利子?”
警卫一连长是以前沈虎的小弟沈金冰,因为能打便成了府兵,立了几次战功升到了连长。
“哟嗬,可以啊,你还记得啊!”
警卫连都是以前的府兵,长期跟着沈涣也都比较熟悉。
“回王爷,去年虎爷就是安排小人去张罗的!”
沈金冰去年跟着沈虎替沈涣办了不少事,为人挺机灵的。
“虎爷?你说的是沈虎是吧!”
沈涣一时没反应过来。
“正是虎爷,他在王爷眼中虽然是下人,但在小人们眼里那就是爷”
“行了,干活吧!”
沈金冰这话没毛病,宰相门前七品官,主子牛掰这下人自然跟着也水涨船高。
“殿下表哥,洛阳街确实是有卖烧鸡的,但没有您说的那个叫道口烧鸡的!”
临近中午,魏忠斌带人买了烧鸡跑回来复命。
“嗨,瞧我这记性,那就随便吃吃吧,道口烧鸡往后就在这洛阳城开店吧!”
道口烧鸡始于清顺冶年间,这离着还有千把年呢。
两百警卫人手两只烧鸡,魏忠斌等人这是扫了半个洛阳城的烧鸡铺子才凑齐。
沈涣就一个要求,鸡骨头要啃得干干净净滑滑溜溜的,这样烧出来的杂质会少些。
一个下午沈涣都在烧舍利子,直到晚上才停了下来。
“王爷,这次烧得这么大个,那些和尚会相信吗?”
沈金冰捧着足球大小的舍利子不断地打蜡擦拭。
“没事,小了拿不出手,就得上大号的!”
“殿下,我回来了...乖乖,这么大啊”
这个时候,魏忠斌来了,后面跟着的警卫都捧着木盒子,看着沈金冰手上的舍利子都吓得目瞪口呆。
“愣着干嘛,赶紧都装起来吧!”
“哦,遵命!”
这些舍利子一共是11枚,警卫们都已抛好了光打好了蜡,除了最大的那枚,其余的都有拳头大小。
第二天一早,沈涣带着一个警卫排向东出发,前往白马寺。
按照中魏的和亲习惯,迎亲队伍到达后,等待三日再与魏皇谈论嫁取之事。
因此沈涣乘这两天无事便去一趟白马寺办件事,昨天烧制舍利子也是为了今日去白马寺之用。
白马寺位于西门外三里,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土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沈涣原身信佛,去寺里拜一拜也是常有的事。
这回又来到了洛阳自然也得去白马寺拜拜。
“殿下表哥,这白马寺为何叫白马寺啊,难不成是养白马的?”
“非也,非也,这是明帝派人去西天取经时,遇到两位天竺高僧,用白马驮经回到了洛阳,为了纪念这事建了白马寺...”
一路上经过了沈涣的知识普及,众警卫们也是了解了这段历史。
“停,忠斌,快上来,本王差点忘记了一件大事!”
快到白马寺的时候,沈涣讲到了曹魏甘露五年,出现第一位受比丘戒的人,突然起来,赶紧让魏忠斌上了马车。
这大半年以来沈涣都没空剃头,这头发已长到了肩膀。
沈涣的光头剃了,魏忠斌和警卫排都自觉的互相剃成了秃瓢。
大炎地处南方,天气炎热,再加上上了年纪的老头谢顶的多,所以这光头也不算稀奇。
不过在这中魏就不同了,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当这三十来人穿着作战服顶着大秃瓢进入白马寺的时候,让知客僧都惊呆了。
“阿弥陀佛,施主您这是...”
沈涣双手合十,谦虚地回了一个佛号,说道:“大师,贫僧原先是大炎四皇子,替父皇在番禺的天龙寺出家法号道济,此次前来是献上重宝!”
知客僧见这些人的装束虽然有些奇怪,但这一个个都是光头不容有假。
“原来是道济禅师,请随贫僧去饮用茶点稍作休息,贫僧这就命人去请主持...”
要说沈涣这话是真的吗,其实倒也不假。
自从去年与天龙寺住持炎奘禅师达成协议之后,就被他亲自剃度代师收徒。
沈涣如今与炎奘是同一辈分,而道济的法号自然也是他故意起。
他从小就看他济公,“哪有不平哪有我”,关键点还是在于济公他是不用守佛戒的。
虽然这个时代的出家人还是允许吃三净肉的,但他从小经历的还是不吃肉的情况,更主要的是他守不了色戒。
因此“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才符合他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