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的时候,杜成首先动了,最直接就是趁着夜晚进入长江,然后撤回海上,这也是目前最好的一条路。
有个麻烦事,蒋大嘴那两艘小船根本不济事,大江上都去不了,现在只能想办法搞船。
一问熟悉周边的手下,知道边上有个大庄子,季家庄,那里有船。
杜成又把蒋大嘴找来了,还是希望他能带人去先把情况探清楚。
蒋大嘴根本没有任何犹豫,一口答应了,这次他只带了五十多个兄弟。
没这么多海匪跟着,主要是现在的兄弟也不多了,还要运东西,还有就是两条小船也装不下。
蒋大嘴顺着季河往下,天刚刚黑的时候,就到了季家庄北边二里地的河边上。
把人集结好,蒋大嘴带人正想奔庄子里去,边上不远处,一群人也松松垮垮的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叽叽喳喳的说这乱七八糟的话语。
蒋大嘴就是一愣,怎么听,都向倭寇。
这时,跑在前面的倭寇也发现了蒋大嘴他们。
这个时候,晚上偷偷往外跑的,一般不是官军。
两方一见面,才知道,又想一块来了,都是去季家庄搞船的。
还没聊一会,又是一伙人赶到了,大螃蟹的人也赶了过来。
蒋大嘴一看有这么多人,胆子马上就大了起来,不用说,另外两人也是这样想的。
几人简单一碰面,决定先等等,看看杜成有没有什么想法。
也就半个时辰,跟在后面的杜成就接到了消息,来到了最前面。
“杜当家的,你看看,我们现在有这么多兄弟怎么打才好。”
杜成看着两人,心里一直在骂,倒霉催的,怎么遇到这两个货色。
季家庄就算是个大庄子,最多也就是一两艘船,自己这些人都不知道能不能装得下,别说再加上这么多人。
“两位当家的,就这样一个小庄子,用不着,用不着,有个两三百人足够了。”
“既然这样说,那就都去,都去。”
井上又动起了小心思,他不管那么多,这次没有抢到东西,就指望面前这个村庄呢。
杜成恨的不行,这个鬼子确实是个笨蛋,但是又不好多说,只能点点头。
现在也不用商量什么了,直接上吧。
每家三百个个兄弟,直接从四外圈往里冲,根本没有把季家庄当回事。
海匪到了这里,以为很隐蔽,别人都不知道呢。
可是哪里知道,他们一到了这里就露馅了,根本没藏住。
天黑下来没多久,被二公子派出去放哨的几个家丁赶回来报信,庄北方向有好几百人往这边来了。
二公子傍晚到的,晚上周边也只有这里能安置下这么多兵卒。
他本来就是到季家庄来救援的,肯定在这里落脚。
再说从河汊下来,就是季家庄,也只有季家庄有这么多的船只,不管是官道还是河边下来都是到了季家庄。
到了这里他才知道,庄子里大部分的百姓都撤走了,这样更好,留下的都是能打仗的人。
两个人晚上发现,可能估计错了,按照原来的想法,不管是西边的江口还是泰兴,甚至东边的通海,都是临江的,海匪逃走,顺江而下即可,不可能绕到季家庄这里。
最多也就是通海这边的海匪可能会走这里,他想要是能把这些人留下来,也算为扬州的百姓做了一点事。
可是今天这一看,麻烦大了,哪里会是几百,都上千了。
密密麻麻的海匪把两人吓了一跳,开玩笑,有这么多人不去打县城真是浪费。
看着庄外被无数火把照亮的天空,刘福明内心里是害怕的,他哪里经历过这些事。
不是二公子拉着他,说死都不会站到这个塔楼上来。
自从上次被海匪袭击,季家庄在祠堂边上建造了一个塔楼,刘福明特意叮嘱的,六丈二高,整个季家庄都在视野中。
他没有想到,站在边上的二公子,不知道他正在害怕,心里那是钦佩不已。
不管是海匪对通海县城的袭击,还是接下来海匪在几个村子的烧杀抢掠,都被刘福明预料到了。
下午县城里已经派人来通报了好几个村庄被杀几百人的情况,再就是这伙海匪海真就杀到了季家庄。
二公子不知道还有一件事正在发生,不然他会怀疑刘福明是不是鬼神附体了,怎么什么都在他预料之中。
从塔楼走下来的时候,腿都是软的,他奶奶的,这未必是猪脚效应,吸引力法则生效了。
自己真是乌鸦嘴,就是想稳妥一点,把这个小地主做的长久一些,真没想着去建功立业、成王拜相这些虚无缥缈、太遥远的事情,现在看来是鬼打墙了。
他是分析海匪袭击县城一定失败,也推测出官兵围不住海匪,海匪对乡下的百姓会进行大肆的屠杀抢劫,但他真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形。
他希望县城派兵来,一是预防真有零星海匪打来,二是当时隐隐感觉有个声音在提醒自己季河船只的事情。
所以他很关注这件事,在对知县的信里他着重强调了船只问题。
他从以往的时空中知道一点,海匪每次夜袭最难防的就是他们想打就打,想走就走。现在的官兵不但夜战不行,水战更不行。
水军到是有,广州有,松江有,南京也有,大明水军的编制也是五军,还有荆州,青州也有。
但现在的水军战斗力不行,水军不像步兵,骑兵,好找人,训练相对容易。
水军首先就是水性要好,还要平衡性,不是站稳就行的那种,要能在大风大浪中钉在一处,不管多大的颠簸起伏,都能直击目标的存在。
百年前那场大战,水军几乎损失殆尽,不是经过近几十年的恢复,估计连船工都找不齐。
所以他给知县的提议中,特意说了要重点关注水溪码头,当然这里离季家庄最近。
同时为了防止以后出现别的意外,他也提出了对季河码头,益水码头,下游的下沙码头,东圩码头要提前收缴船只,以防海匪抢劫的建议。
要说他神,还有一点,也是鬼使神差,他对茶湖也是心有感触,反正他知道一点,只有有水面的地方,海匪一定会用到,所以他也提到了这点。
他想法简单,对于河口,一是用船只堵,二是拉多条锁江链。
江上他没有办法,只能让岸边的官兵用弓箭和投石机封锁。
他也知道,这个方法作用有限,特别晚上几乎没用。
让他从塔楼上下来,是因为海匪开始攻击了。
这些海匪根本不管庄子里是什么情况,在他们想来,这样的庄子对他们来说,那个墙就是摆设,这一天已经打破好多个这样的圩墙了。
也确实,除掉几个门附近还有一些团丁模样的人拿着武器防守,其他地方的圩墙根本连人守护都没有。
对这些海匪来说,这一点高的圩墙根本起不到阻挡的作用,三人一组,搭个人梯就上去了,瞬间,第一批上来的一百多名海匪直接就从墙上翻了进来。
这次跟上次不同,这些海匪根本不管不顾的往庄子里冲,门楼上的那些青壮只能守住圩门。
那些海匪不走门,还真是挡不住,经过加固的圩墙虽然坚固了很多,但还是比不上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