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300年之屠尽倭寇 第38章 科举是个绕不过的坎

作者:紫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04 10:34:32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春节刚过,刘福明懒散的躺在火塘边上,现在的天真冷,虽然也穿了小河特意制作的羽绒服,但是还是抵达不住那些西北过来的寒流。

小河还是照旧,天天腻在身边,一会拿点酸萝卜,一会又是煮熟晒干的豆腐干。

她知道这是少爷最喜欢吃的零食,当然她自己也是,每次做,王婶都是按照两人的分量尽量多做,自家的女儿自己知道,吃起来没完。

正月十五刚过,姐姐来了,刘福明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是兴师问罪来了。

她连自己家都没有去,直接到了这边。

她不知道是说烦了,还是真是无奈,进到屋里谁都不理,直接来到正堂,一声不响,一言不发,直接就跪倒在刘福明父母的牌位前。

这下真懵了!!

他不敢去搀扶姐姐,只能在她身后跪着,想了好一会,硬是一个字没敢说。

王伯,王婶看到三小姐这个样子也是无奈,不声不响的站在边上,只有小河不忍心,悄悄的也跪在一边。

看着姐姐脸上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真是没有一点对策。

好不容易,看到进来的姐夫,陆家大公子,袁睿赶紧作揖打手势,甚至不停的做出叩头的模样,看着滑稽极了。

“夫人,你先起来,别把他吓住了,有什么你起来说。”

“你别管了,这是刘家的事,我作为一个外人,真是无能为力了,只能跪在叔叔婶婶灵位前,请他们恕罪,作为姐姐,我辜负了婶婶临终前的嘱托。”

他这次真是伤心了,想起叔叔婶婶的不易,想起弟弟的不懂事,根本不理别人。

“姐姐,我的亲姐姐,我有什么错,你骂也行,打也行,你先起来好好说,我跪着。”

刘福明一下子真是不知哪里又惹了这个姐姐。

“我哪里敢,你现在不但扬州,连南京都传遍了,赚钱赚的手软,听说什么新四大富翁有你一份呢,知府都要高看一眼,你眼里哪里还有我这个嫁出去的堂姐!”

刘福明无辜的看了一眼姐夫,实在是不知道这个姐姐今天发的什么邪火。

不是说这两天他要进京吗,姐姐应该忙不过来才是,怎么有空管自己。

这时,五叔跟大哥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看到眼前的情形,都傻了。

刘福明看到五叔,犹如看到了救星,赶紧打手势示意五叔劝解,可是他没有想到,五叔本来是兴冲冲前来看女儿的,看到这个场景,竟然一言不发,转身就往外走。

可把他气的够呛,这是你家女儿好不,你这当爹的就这德行。

他是没想到,一把没有拉住,心里恨恨的,等着,看以后做生意谁带你,利钱都不分了,愁死这个老家伙。

本来大哥也是想转身就走的,刘福明学乖了,哪里给他这样的机会,一把抱住大哥的大腿,大有你不解决这事,你哪也去不了的架势。

“三妹啊,你看,这样跪着也不是事,对吧,你总要让他晓得错在哪里了,让他在叔叔婶婶灵前改,不听话你打也行,骂也行,我动家法都可以。”

大哥也无奈,这个妹妹在家里,根本没人敢管,这个事还真只有自己能说,在中间能做个缓冲。

这边大公子也是赶紧边劝边去搀扶夫人坐下。

刘淑薇站起来先让大哥在主位坐下,自己坐在另一边。

大公子也被刘福胜让着坐在了客位上,只是可怜,刘福明和小河还在跪着。

“小河先起来,没你们的事了。”

大哥知道自己这个家主还是要做点主才好。

等着王伯带着小河出去,刘福胜赶紧使着眼色,让弟弟请罪,又探听三妹的来意。

大公子进京赶考,这是大事,就有很多同窗前来送行。

人多了,也有家眷跟来,刘淑薇自然出面接待,寒暄一下。

妇人吗,见面不就是八卦一下,东家长西家短的,都想沾点关系,大公子必中呢。

那就肯定会说点好话,说完大公子,就说到了刘福明。

年轻俊才,扬州现在有名的潜力人才,读书不说,做生意也是一流。

通海周边新建起来的作坊,刘家占了大多数,那还了得。

这都19了,还没说好人家,那不是机会吗?

所以很多家眷在奉承的同时,都在侧面打听,想要什么样的人家。

本来她还挺高兴的,但是越听越不对劲了,什么做生意做成富豪了,什么几辈子不愁了,什么读书有什么用!

刘淑薇一下子就炸毛了,开玩笑,不读书,不科举了。

再一问二公子,半年以来,生意是做得不错,陆家赚了不少。

要不是小叔子,刘淑薇肯定直接上手了,自己弟弟就被他带坏了。

二公子看着嫂子愤怒的眼神,也怂了,立马找个借口跑了。

她是一刻都不想耽误,马上就来了季家庄。

大哥和刘福明听完,总算是明白了,这是无妄之灾好不。

“姐姐,我的亲姐姐,你这又听谁瞎说呢。”

虽然刘福明有躺平的意思,现在打死都不能承认。

“姐姐,我今天在祖宗排位前发誓,绝不会轻易放弃科举。”

“府试我明年肯定去参加,院试也是,功名肯定会有。”

“乡试呢,你也知道,我就这个水平,要是能考上,不用说,考不上,你别怪我就行。”

刘福明这个时候直接说了大实话,秀才,估计没问题,举人,可能艰难一点。

刘淑薇脸色好转了很多,但是对于这些她不太懂,只是知道自己相公厉害。

“那好,我不要求别的,你也别糊弄我,跟你姐夫一样就行了。”

刘福明脸苦成了一把,只能说软话。

“姐姐,姐夫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我是远近闻名的呆子,你这要求太高了。”

大哥这时在边上劝了一句,刘家这几十年中举的不过3人,只能尽力而为。

后来,大公子也劝了,中举这样的事情,具有太大的不确定性。

就说跟他一起乡试的同窗,到现在中举的不过三两人。

终于打发走了姑奶奶,刘福明是无可奈何考试去,签了城下之盟,这个姑奶奶打骂不可怕,这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啊!!

刘福明又恢复到了以前府试前的状态,天天对着书本发呆。

府试还早,这样的日子太无聊了,自己真不想参加什么科举了,现在这样不是很好,有钱有闲。

看着小河搬过来的书籍,袁睿欲哭无泪。

姐夫也是落井下石,回去以后,连夜就送来了他珍藏的考试书籍,里面都是心得笔记,竟然还有一整套的科举模拟题。

刘福明捧着脑袋头疼,这不是又回到当年高考的时候了,啥时是个头啊!

正月底,二公子陪着姐姐又来了一次,带来了大公子的建议,他自己已经去京城了。

他已经安排好了,通海县学渝已经答应让刘福明进入县里的官学进行一年的学习,这也是目前对刘福明最大的帮助。

他只能无奈的收拾好行李和书籍进了陆府,开始像以前高考那样每天按时上学放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