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开第一页上面写了两段话。
第一段为:器利有距、术强有变,有仗左右,则心有所依,弃则无以为凭。
夏山反复品读大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是:借助锋利的武器却拉开了和对手的距离,道法虽强却容易受到干扰和破解,手里的依仗一旦失去了,心神就会被动摇。
只是没有了这些手段修行者如何面对强大的对手发起进攻夏山想不出来,毕竟他修练尚浅,此时失忆更想不出个所以然,于是他接着向下看,想知道写下此书之人有何高见。
第二段:气为天道,借用有方,以气为引,以拳为介,无相无形,四海升龙。
前两的意思是修练元气就是感悟天道,吸收天地元气为已用,后面几句他完全不明白。
想到脑袋曾经受过伤,夏山最后都不怎么刻意的去回忆,他不想承受那种脑袋被撕裂的痛感。索性不去想翻开书本后面的内容开始看了起来。
后面都是一些招式,没有注解。大多是一些出拳的动作,和元气运行的方式,倒是比那些生涩的文字好懂得多,索性将书本放置腿上握掌成拳开始练习。
很快基本的招式动作他都掌握了,只是元气运行始终不顺畅,经脉之间流动的元气时快时慢,有时候还要一波三折的来回转,最离谱的是好几式拳法在出招的时候要放空元气,像肉搏一样。
夏山很难想象一只肉肉的拳头打在一名元气护体的修行者身上有什么效果,心理很是怀疑这是某个假修士行走江湖骗小孩子的。
当他翻到最后三页时地发现些有意思的东西。那是一套配合拳法的步法,毕竟舍去武器近身和敌人缠斗很吃亏,而步法则是弥补这一缺陷的。
步法相对来说很简单,分为“错、断、行”三种。
错:是如何利用步法来避开敌人的进攻;断:是怎么借助对手招式转换和起手时的空隙来打断对方出手;行:则是要利用步法快速的接近敌人以快制敌。
夏山觉得很玄妙,虽然他将以前自己修行的功法忘记得一干二净,自观元府内充盈的元气他豪不怀疑自己境界还不错。所以他站起身依照书上所示开始踏出错综复杂的奇怪步子。刚起步时他低头看着手里的书尝试起来。
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他感觉自己的脚不是踩在地面,而是踩在了一片软绵绵的芦苇垫上。虽然脚下传递过来的感觉很软,但是丝毫却不影响他的行动,就好比一个人明明是在泥潭中行走,但却健步如飞,丝毫不受泥潭的限制,他闭止眼睛开始细细的感觉那种韵味。
他抬起脚准备一步向前踏出,恰巧一阵风吹过,他脚落地了,一种不妙的感觉从心底生出,夏山猛的睁开眼睛只见一棵粗壮的桂树向自己迎面而来,他心神微乱,来不及躲避只能双手交叉护头就这样直直的撞了过去。
“咔擦”一声轻响,和他相撞的树足有大腿粗就这样被他硬生生撞断了,他也狼狈的倒飞了回去倒在了地上。
双手传来隐隐的痛感,他并未就此起身,而是就这样双手护头静静的躺着,片刻后他终于睁开眼睛站了起来,走到断裂的桂树前一只手扶在断茬上重新闭上了眼睛。
他感觉到桂树周围一丈内空空的,所有元气被刚才的一撞全部震散了,而在一丈的边缘,一圈圈白色的元气如波纹一样正在荡漾,慢慢的向他和桂树所在的地方蔓延过来。
他松开手,凭借自己的意念向那圈白色的元气走去,当他的脚触碰到元气形成的圈的一瞬间他却出现在了原先站立位置的后方。刚刚好也是白色元气圈的边缘。
从第一次重新现身之后他整个人一直以桂树为中心不断的消失出现再消失再出现,在十息之后他睁开了眼睛,人却站在了那个树的断茬上。一阵风吹过,他出面在荷花上,他正准备再次去到另一处时发现体内元气一滞整个人就这样踩着花掉进了水里。
池水不深,他狼狈的爬到岸边才发现原来自己无府中的元气所剩无几了。刚才只顾着追求那种感觉却忘记了自身的境况,最终元气不济失足落水。
他也终于明白了所谓的“错、断、行”三种步法就是感知天地元气的流动,通神念感知周围的元气并全部捕捉,那种踩在芦苇上软绵绵的感觉其实就是踩在流动的元气之上,然后通过神念操控布置的元气快速流动带动自己的身体移动。
夏山根本不知道他的这种移动的功法是便是通天之境强者的御空方式。通天之人身体可以转换成纯元体,元气所在都是通天境可以控制的范围,意念所及便是身处,御空飞行其实就是驾驭天地流动的元气。
只是夏山目前任在寂照境,体内元气纯而不精,无法转换成纯元体,眼前只是凭借功法强行为之,所以元气消耗巨大,不能长距离的行进。
一下子放空所有元气夏山觉得很疲惫,回到房中洗漱后便睡下了。
沉睡后的夏山再一次进入到那个白色的世界,距离上一次进入这个世界已经很久了,只是他全然不记得。再次来到这个空间夏山很困惑,眼前的一切即熟悉又陌生,他不停的在这片白雾缭绕的世界里穿行,期间他看到很多由白色雾气凝聚的人和物,他仔细辨认却一点印象都没有。
终于他在一个女子模样的雾气前停下,他认真的看着,觉得好生眼熟。夏山盯着她的脸庞一直观看,终于找到那种熟悉的所在,原来她和慕惜华长得很像,至少有六分相似。女子虽然由雾气组成,却依旧能感觉到其绰约的风姿和精致的五官,或许要问问慕惜华才知道。停留片刻后夏山就这样在这片白色的世界中一直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