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这样灭亡的嘛 第57章 杨师厚迁城掠地

作者:高振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06:28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天雄节度使罗周翰年幼懦弱,军府事务都由牙内都指挥使潘晏决定,北面都招讨使、宣义节度使杨师厚在魏州驻扎,很久以来就想谋取天雄,只是害怕梁王朱全忠的威严不敢动手。到这时杨师厚在铜台驿暂住,潘晏进见,杨师厚把他抓起来杀了,带领军队进入牙城,占据天雄节度使的职位主持事务,于是下制书任命杨师厚为天雄节度使,调任罗周翰为宣义节度使。

罗周翰是天雄节度使罗绍威的第二个儿子,罗绍威于后梁开平四年去世后,罗周翰继任云摩将军、天雄军节度使、附马都厨、检校司徒,固年纪幼小,军府事皆决断于都指挥使潘晏。后梁北面都招讨使、宣义节度使杨师厚屯兵于魏州,觊觎已久,只因害怕朱全忠威严而不敢发难,等到朱全忠死后,于乾化二年七月,杨师厚执杀了潘晏,才引兵进入魏博牙城,据位视事,于是朱友珪以杨师厚为天雄军节度使,改迁罗周翰为宣义节度使。

杨师厚得到魏博的军权后,又兼任都招讨使,宫中警卫的精壮士兵大多在他的手下,各镇的军队也能够调发,威势显赫,心中于是轻视郢王朱友珪,遇到事情往往独断专行不顾及其他,朱友珪很担心,就颁发诏书召他进京,对他说:"有关于北边的重要军事机密,想要与你当面商量。"

杨师厚正准备出发,他的心腹都劝谏说:"去了恐怕会遭到不测。"

杨师厚说:"我知道朱友珪的为人,即使去了,他又能拿我怎么办!"

于是率领精锐部队一万人,渡过黄河直奔洛阳,朱友珪大为恐惧。杨师厚率军到达洛阳外城的城门,他把部队留在城外,只带着十几个人入城进见,朱友珪很高兴,就用甜言蜜语讨好他,赏赐财物上万,然后遣送他返回。赵将王德明率领军队三万人趁机抢掠武城县,一直到了临清县,攻打宗城县,把它打下来了,杨师厚在唐店伏兵进行拦击,把赵军打得大败,斩杀五千多人。于是杨师厚与刘守奇率领汴州、滑州、徐州、邢州、洺州的军队总共十万人大肆掠夺赵地。

杨师厚从柏乡入攻土门,进逼赵州,刘守奇从贝州进逼冀州,所过之地都焚烧抢掠。杨师厚于是到达镇州,在南门外扎营,焚烧城外街道和居民区,又从九门撤退到下博,刘守奇带军与杨师厚合力进攻下博,把他攻下了。晋将李存审、史建瑭戎守在赵州,军队很少,赵王王镕于是向周德威告急,周德威派遣骑兵将领李绍衡,会合赵王部将王德明一起抵御梁军,杨师厚、刘守奇从弓高渡过御河向东进发,逼近沧州,张万进害怕了,请求迁往河南,杨师厚上表请求调张万进镇守青州,任命刘守奇为顺化节度使。

梁朝任命宁国节度使王景仁为淮南西北行营招讨应接使,率领一万多人攻打庐州、寿州,吴国的镇海节度使徐温、平卢节度使朱瑾率军应战王景仁,两军在赵步遭遇,吴国征召的军队还未能会合,徐温就率领四千人与王景仁作战,结果未能打胜,就往后撤退,王景仁率兵从后追击,快追到隘口时,吴国的官兵们吓得脸都变了色,这时左骁卫大将军陈绍挺着枪大叫说:"我们已经把敌人引诱得很深入了,可以反击了。"

说完跃马冲了回去,大家也都跟着他往回冲,这样一来梁兵反而往后退去,事后徐温拍着他的背嘉许说:"要不是你有勇有谋,我们几乎被困住了。"

于是赐给他很多金帛财物,陈绍把这些赏赐全部拿出来分给部下。吴国的军队集结完毕之后,又与王景仁在霍邱展开大战,梁兵大败,王景仁率数骑殿后,吴人不敢逼近追击。梁军渡过淮河南下的时候,曾在能涉水而过的津口处做有标记,吴国霍邱守将朱景把这些标记浮置在木头上,然后再把这些木头移到深水处,到了梁兵败退回来的时候,他们看到标记,就对着标记涉水,结果淹死了一大半,吴国人把梁军的尸体聚拢在一起封土,,在霍邱做了一座足以炫耀战功的大坟。

吴国的徐温任命他的儿子牙内都指挥使徐知诰为淮南行军副使、内外马步诸军副使。吴王任命徐温为管内水陆马步诸军都指挥使、两浙都招讨使、守侍中。齐国公,镇守润州,管辖升、润、常、宣、歙、池六州,并且仍旧参预军国大事的决策,而把徐知诰留在广陵主持国政。

这天晚上,吴国的宿卫将马谦、李球劫持吴王登上城楼,调拨武器库中的武器要讨伐徐知诰,徐知诰闻知休息后准备逃走,严可求对他说:"军城发生变乱,你带头抛弃大家,自己先逃走,我们还能依靠谁来领导呢?"

徐知诰这才放弃逃跑的念头,大家都还在疑虑害怕,只有严可求关起门来睡大觉,打鼾的声音在门外都能听得见,看到他这样,府中才稍微安定了下来。马谦等人在天兴门外摆开了阵势,这时诸道都统朱瑾从润州赶回,他看了一下阵势说:"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然后回过头来对着城外的士兵们,抬起手大声高呼,叛军们立刻就溃散了,于是活捉了马谦、李球两人,把他们斩首了。晋王派使者到吴国去,希望与吴国军队联合攻打梁国,吴国任命行军副使徐知诰为淮北行营都招讨使,和朱瑾等人率军进攻宋州、亳州,以与晋军相呼应。吴军渡过黄河以后,便移送檄文到各州县,并围攻颍州。梁王诏命宣武节度使袁象先救援颍州,到达颍州之后,吴国的军队就自己撤退回去了。

吴国升州刺史徐知诰把州城街市府署和房屋,都建设得非常壮观,徐温巡视到达升州,竟喜欢上了这里的繁华和富裕。潞州司马陈彦谦劝说徐温,把镇海军的治所迁到升州,徐温听从了他的意见,就把徐知诰调任为润州团练使,徐知诰请求调到宣州去任职,徐温没有答应,徐知诰心里很不高兴,宋齐丘私下里对徐知诰说:"三郎骄傲放纵,早晚是要败亡的。润州距广陵仅一水之隔,这真是天赐良机啊!"

宋齐丘是豫州人,本字超回,改字子嵩,世出洪州官僚世家,祖居庐陵。烈祖建国以为左丞相,迁司空,卒年七十三。史料记载,齐丘好学,工属文,为文有天才,尤喜纵横长短之说,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同平章事。烈祖为升州刺史,齐丘因骑将姚克赡看见,暇日陪燕游,赋诗以献曰:养世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松竹无时衰,蒲柳先秋落。烈祖奇其志,待以国士,从镇京口,入定朱瑾之难,常参秘书,因说烈祖讲典礼、明赏罚、礼贤能、宽征赋,多见听用。烈祖为筑小亭池中,以桥度,至则撤之,独与齐丘议事,率至夜分。又为高堂,不设屏障,中置灰炉,而不设火,两人终日拥炉,书灰为字,旋即平之,人以此刘穆之之佐宋高祖。然齐丘资躁褊,或议不合,则拂衣径起,烈祖谢之乃已。义祖独恶其人,每欲进拔,辄不果,浮沉下僚十余年,义祖末年,议者多请以徐氏诸子执国政,烈祖闻之,欲自请出镇,齐丘请徐之,俄而义祖殂,自殿直军判官擢右司员外郎,进右谏议大夫、兵部侍郎,居中用事,且倚为相,齐丘自资望尚浅,或不为国中所服,乃告归洪州改葬,因入九华山,累启求致仕不许。

润州是镇州的古称,隋开皇十五年置润州,此为润州行政建置取名之始,在此之前,润州一带还曾被称为朱方、谷阳、丹徒、京口等,润州地处长江、运河交汇处,位于镇江西南部,东与古运河为界,与镇江京口毗邻,东南部分地段与镇江新区连接,北濒长江,与杨州邗江隔江相望,西、南两面与镇江丹徒接壤。润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具有明显的季风性、过渡性、变异性气候特点,春秋季短,为季风转换季节,气候温和。冬夏季长,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润州属宁、镇、扬丘陵区和长瓦冲积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丘陵平地此起彼伏,有金山、宝盖山、跑马山、五州山、嶂山等,征润州、牌湾、鲇鱼套、小马头一带,滨江沙洲由长江淤泥沉积而成,地形平坦宽阔。

徐知诰听了这话很是高兴,马上就去上任了。三郎指的是徐温的长子徐知训,徐温任命陈彦谦为镇海节度判官。徐温只抓大事情,具体事务全部委托给陈彦谦去办理,从此江、淮地区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关于陈彦谦这里有一段故事,公元919年7月,吴越王钱镠派他的儿子钱传璀率三万大军攻打吴国,吴国徐温奉命抵抗,双方在无锡交战,正当战斗打得紧张激烈的时候,徐温突然病了,一时不能指挥,只得退下战场。

古代打仗,主帅要张起伞盖、大旗,设立指挥台,人们从这些方面可以辫出主帅的位置,徐温生病退下战场,主帅位置虚位无人,这要是让吴越军队发现而发起强攻那就麻烦了,在这紧急关头,时任吴国镇海节度使判官陈彦谦想了一个应急的措施,就是找替身代指挥,陈彦谦临时找了一个长相和徐温酷似的人,让他穿戴上徐温的盔甲,坐在徐温的指挥台位子上,用手比池划划,作出调遣大军的姿态,吴越军错以为吴军主帅还在那里指挥,就都不敢近前,徐温的病情稍好以后,又出阵指挥抗击敌人,他命令士兵顺风放火,吴越军被烧得大乱,吴军乘势追击,打死吴越将领二人,士兵一万多人,吴越军大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