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上孙星宇对着满桌子的菜肴可是一口都没有动过。夏洲传统的中医药学那是博大精深的,谁知道在末世里这帮动植物和医学科研人员会弄出什么东西来,他可不想过几天患病而亡。
第二天早上,孙星宇刚出门就见一位士兵打扮的人等在了外面。他见孙星宇出来忙上前来自我介绍说是法家李少轩的随员,邀请他前往小会议室商谈一同北上的事情。
孙星宇倒是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早就派人堵门等着他,他还想着今天就一走了之呢,东西都收拾好了。
让二号动力装甲带着背包,孙星宇不紧不慢的跟着这名随员前往小会议室。
这小会议室面积大约有两百平米大小,摆放着一张会议桌和二十把椅子,李少轩早就在此等候了。
见孙星宇到来,李少轩起身行礼然后想习惯性的让座,可眼见孙星宇穿着动力装甲这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
“没关系,你坐,我站着就行。”孙星宇倒毫不在意。
“那就失礼了。”李少轩也没矫情,径直坐了下来。那位随员关上了会议室的门站在了李少轩的身后。
“早起就请你前来实在是唐突了。可又不知道你们要在此停留多久,所以对于北上首都一事想尽快商议出个结果。”
李少轩也知道谈判的事情谁着急谁就吃亏,可是十多年里他们独自派出了多支队伍却都渺无音讯,损失了不少的人员装备,到现在已经无力再独自北上了。而长市的其他家对于此事又都毫无兴趣,所以今天既然见到了孙星宇就决定再试最后一次。
“对于一同前往首都我们是欢迎的。但这路途遥远不说一路上危险丛丛,我们都不一定能自保,贵方派出的人员装备水平如何?”意思就是说,如果遇到危险我只能顾自己管不了你们的人。
“这个请你放心,我们派出的的人员绝对是最顶级的,毕竟前往首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那人员什么时候能到位?不瞒你说,我今天下午就要出发无法再多耽搁了。”
“很快的,昨天我已经联系了聚居地,天一亮人员就出发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有三个小时就能到达。”长市的各个聚居地之间早已建立了通讯塔,确保了信息的畅通。
“好。那等人员到位了之后再说。”
“人员到来之后我会第一时间告知你。”
既然谈完了孙星宇就准备离开了。可刚出会议室的门就发现农家的农来利远远的站在了走廊的拐角处,看到孙星宇出来了立刻迎了上来,笑着说道:“有空么?谈谈种子的事情可好?”
好吧,又被堵门了。此时李少轩也已经走了出来,看到农来利只是笑着点点头然后就离开了。
孙星宇和农来利回到会议室里,见孙星宇穿着动力装甲农来利也没有坐下,两人就站在会议室里谈了起来。
“这是我们研究出来的新型水稻品种,产量至少是原始的两倍。当然,我说的原始品种是以战后为标准的。”农来利递过来了一个平板电脑。
电脑上图文并茂的介绍着新型的水稻,还有其他蔬菜作物,包括一个简短的宣传片。嗯,宣传片做的很不错,至少达到了战前的平均水平。
“如果真的如同你们宣传的那样,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长期研究出来的适应目前环境下的新型作物。如果今天有时间的话我诚挚的邀请你能前往我们的聚居地,去实地参观一下种植工厂和种子基地,亲眼所见远比视频看到的更有说服力。”
“我是非常希望能实地参观一下的,但今天下午就要离开了,时间上并不允许。如果可以的话你刚才给我看的视频资料我希望能带回去,要是有些种子的实物就更好了。”
“这当然没有问题。实际上我已经把样品带来了。”农来利一边把视频资料传输给孙星宇一边招呼外边的人拿来了一个小盒子,十厘米长,五厘米宽,五厘米高。打开之后,里面有八个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有几十粒种子,看上面的标签,包括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主流农作物。
战前长市就是夏洲主粮作物和种子的科研培育中心,每年都能产生相当的科研成果。夏洲的种子在战前占据了世界种子市场的三分之一,只有五十州联邦和欧洲联盟的几家公司能与之比肩,东亚地区的主粮种子市场已经变成了夏洲种业的自留地。
而至今用了几十年的时间通过研究让水稻产量提升一倍并不是他们的技术不行,实在是战后的特殊环境导致的,谷物和蔬菜类的产量极低。
西京聚居地的人也曾经研究过增产的办法,毕竟人都要吃饭的,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是重中之重,但却没有什么进展。
所以这次最大的收获反倒是这一盒种子。
农来利既然敢送出种子样品就自信孙星宇这边仿制不出来。但孙星宇觉得如果拿回去给寒冰分析一下不敢说一定能培育出相同的,但至少对现有粮食作物的增产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送走了农来利,孙星宇又看到了邬士文。这下他算是知道了,这些人是商量好了一个接一个的来找他的。
既然昨天已经答应了邬士文,孙星宇倒也不准备食言,一些不重要的东西给他看看也无妨,于是便从背包里拿出了三样东西。
“红箭十九”反装甲导弹。长一米,直径一百零七毫米,名字是导弹其实就是个带有战斗部的无人机,设计是专门为了打击轻装甲目标。特点是轻便灵活,支持多种制导方式使用方便。
“纸鸢”无人机。之前孙星宇在西京的时林家使用的那款。使用六台函道引擎,备弹五十发,对无装甲目标和低速目标效果明显,大规模使用效果更好。
“手电筒”反无人机挂件。听这个名字就能想象到外形了,一个二十厘米长五厘米直径的圆柱,一头是发射端可以发射对无人机干扰波,射程一千米,可以手动使用也可以挂在枪上、装甲上。
“你自己选吧,可以交易给你一个。”
邬士文拿起这个看看又拿起那个问问,心中很难做决定。毕竟这些装备都是战前的军用技术,虽然不是很先进但毕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越是制造复杂的装备越需要多种设备的配合,而末世缺少的就是科研设备,所以对于他来说反倒是这些低端产品更有吸引力。
给民用的无人机挂个炸弹也能当制导飞弹用,可这不但需要遥控而且速度还慢。打动力装甲打不中,打普通士兵还浪费了。
像“纸鸢”无人机,墨家的技术也可以仿制出外形差不多的,但军用的控制程序就不是现有的计算机可以破解的了,要想自己写那就要做好摔飞机的准备了。
考虑了一会,邬士文选择了“红箭十九”反装甲导弹。
“手电筒”反无人机挂件的使用限制很大,“纸鸢”无人机需要形成规模才行。唯有“红箭十九”反装甲导弹,如果仿制成功,做出一枚就是一枚的战斗力,哪怕参数差点也是能用的。
“可以,那么你准备用什么交换呢?”
这又难住了邬士文。虽然墨家战后几十年里一直在研究,但很多都是独立非系统性的,更有点像发明创造。期间徒手搓出来了不少战车、动力装甲、甚至机甲。但那些东西邬士文自己都知道虽然看着炫酷但实际战斗力则很难说,就算送给孙星宇对方都不一定看得上。
“你需要什么?”邬士文干脆拿出平板电脑让孙星宇自己选了。
看着电脑里那一张张造型威猛,但一看数据立刻萎了的大型装备,以及名字霸气非凡但说不得使用的时候还要献祭几名队友的“先进武器”,孙星宇就想问,这些“发明家”都还建在么?
合上了平板电脑,孙星宇很遗憾的对邬士文说道:“你这些东西都不是我需要的,要不交易就这么算了吧。”
算了当然是不能这么算了,好容易送上门来的装备不研究一下怎么甘心呢?
“这样吧,我们墨家的人也在路上了,一会人来了还有东西,再和你谈谈,如果不满意就算了。”邬士文说道。
“也好。”孙星宇刚才都答应了李少轩等对方的人来,这一只羊两只羊的,一起赶了。
送走了邬士文,就见李妙玉笑语嫣然的站在走廊里看着他。
“这绝对是事先商量好的。”孙星宇一边心中吐槽一边请李妙玉进了会议室。
李妙玉倒是一点也没客气,进了屋就直接坐了下来,翘起的腿让那六厘米高跟鞋从道袍下露了出来。
真矮,穿鞋才一米七。
这边李妙玉已经柔声说道:“小哥哥。妙玉今天来呢,是想请教几个小问题呢。”
“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