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不知道顺着江水飘了多久。

等到看到江畔附近旗帜和路灯时,这些又饥又冷的人们,终于发出了一声欢呼。

“我们到了!”

是的,他们终于到了。

人们争先恐后的朝着岸边游去,很快他们就上了岸。

月光洒落在一群行者的身上。他们的衣衫破旧不堪,浑身湿淋淋的。

这群人的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不安。他们或紧锁眉头,目光来回扫视着。

面对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们的神情既紧张又充满某种期待,急促地喘着气,双手紧握成拳,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人都齐了吗?”

“少了5个人。”

尽管少了几个人,但是这个时候却没有人有时间去伤心。他们时不时地互相交换着焦急的眼神,或是低声交谈,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露出他们对未知前路的恐惧。

“这,这里真的就是掸邦吗?”

“这里真的天天都能吃饱饭吗?”

他们的语气中带着某种不太确信,要知道他们之前看过的宣传栏里和报纸上的文章,叫《人间地狱——掸邦》,对掸邦的描述是极其恐怖的。

一、掸邦是世界上最荒淫的地方;

二、掸邦黑社会横行,恶霸遍地;

三、掸邦是最大的制毒贩毒基地;

四、掸邦自杀者是世界第一

五、掸邦的地方土司还在掠夺奴隶。

总之这个地方就是地狱。

现在他们就是抛家舍业往地狱里去,又怎么可能不恐惧呢?

这里真的像是宣传栏里写的那样,是个人间地狱吗?

尽管他们听说过有关这个人间地狱,到底有多么黑暗的说法。但是他们也听说过在这个人间地狱之中,只要你干活儿就能够挣到很多钱。

这里到底是是什么模样?

所有人对于这里的一切,都是道听途说的,可即便是如此,他们仍然穿越热带雨林。然后跳入滔滔江水之中,顺流直下来到这个地狱之中。

现在真正来到这个人间地狱之后,他们反倒是紧张了起来。

就在这时,刺眼的灯光从岸上照了过来,这些刚刚才从河里到岸上的人们,无不是惊恐的看着灯光。

看着灯光前的军警,他们甚至听到了军犬的叫声。

“你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掸邦,请你们听从指挥,所有人会遭受到良好的照顾……”

很快,一行几十人,被军警押上了卡车,然后他们就被送到了几公里外的留置营。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很多人。

那些人都是和他们一样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儿的。他们甚至看到了一些熟人。

接下来的一切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在抵达营地之后,不仅给他们供了食物,而且还发了新衣裳,

当他们端起餐盘,看着碗里的饭菜的时候,很多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毕竟,碗里不仅是白花花的米饭,甚至还有肉。

居然会有肉。

一瞬间所有人似乎都有些破防了。毕竟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记不起自己上一次吃肉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而接下来,所有的一切都再简单不过,他们需要进行登记。

在这些人中,那个长发女子容易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河水冲去了她脸上的泥污,露出了本来的相貌。

白净的皮肤,漂亮的脸蛋。虽然穿的是营地里发的有些肥大的通码T恤短裤,但是却难掩她苗条的身姿。

在工作人员询问时,女人的相貌让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愣了一会儿才说道:

“你叫林慧芝是吗?21岁,你是否愿意入籍?”

林慧芝问道:

“入籍?入籍后,就可以去SEA吗?”

工作人员立即解释道。

“这怎么可能?入籍就是掸邦籍,不过如果你的学习很好的话,参加联考将来是有机会到那里去留学的。

你想去哪里,还是先在这里好好工作,工作了,挣钱了,将来到那里旅游也好。”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有几百万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到这里,尤其是几年前,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几万人涌入这里。

不过,对于掸邦来说,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劳动力,毕竟,本地论是发展农业还是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这些人不仅吃苦耐劳,而且干起活儿来还特别卖力,他们每天即便是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也不觉得辛苦,甚至还是劲头十足的,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掸邦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和这些劳动力的到来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也正因如此,这里是非常欢迎这些新移民的,毕竟,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工厂才能够良好的运转下去。

“那我就不入籍了……我要去sEA,我妈妈在那边。”

林慧芝的回答,让工作人员愣了一下,好奇的打量着面前的女孩。

“你母亲在哪边?”

他满脸疑惑的看着她,她的年龄并不大,她妈怎么可能在那里?

“你是说你有直系亲属在那边,是吗?你有令堂的联系方式吗?比如电话什么的。”

工作人员的问题让她一下变成了哑巴,她并没有母亲的联系方式,事实上,甚至就连同SEA,她也只有小时候的一些记忆。

“如果你没有直系亲人从那边给你提供担保,这边的代表处是不批准你入境的。”

现在的sEA早就已经不再是那个谁想去就能去的地方了,那里是有门槛的。

不过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大多数都不知道什么sEA,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们都选择了入籍。

然后只需要在这里隔离上一个星期,就可以离开营地,前往新安等地,到时候职业介绍所就会给他们介绍一份工作。

最终,和很多人一样,林慧芝得只能选择入籍,在领取身份证之后,就乘船去了另一个城市,后又转乘汽车到了新安。

那里是掸邦的首府,曾经这座只有五平方公里,5万人口的小城,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座拥有超过70万人口的工业化城市。

尽管它的繁华程度远远无法和曼谷相比,但是在内陆地区却也称得上是极其繁华了,毕竟,这个时代在亚洲百万人口的城市还是非常少见的,虽然它现在仅仅只是拥有不到80万人口,但是它的繁华却是有目共睹的,况且这还是一座在雨林之中,在内陆腹地迅速崛起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人们会把它视为赤道奇迹的一部分。

事实上,在这些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国家内,他们的经济奇迹都被认为是赤道奇迹的一部分。

而这恰恰也是赤道奇迹的证明。

他在向人们展示着一个未来——赤道奇迹是可以复制的。

如果说有的国家通过学习赤道奇迹,但是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功。那么他们就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他们的人没有努力工作呀,是不是他们的老板们工资没涨呀。

如果他们既能够做到普通人努力的工作,而老板们在挣到钱的时候主动的为工人增加工资的话,他们还没有成功的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工人们努力工作,而老板们却千方百计的克扣工人的工资,那又怎么可能能成功呢?

那样的话到最后不被吊路灯都是没有天理。

几乎是在走出火车站的时候,和其他人一样,林慧芝也被眼前这座城市给惊呆了——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宽敞整洁的街道,还有一栋栋高楼。

街道上不时的有小汽车来回驶过。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的匪夷所思。

“这,这……”

张卫国有些愕然的看着周围的一切,哪怕是他去过省城,可是省城也没有这里繁华。

突然有人指责路边说道:

“你看,这里有人要饭。”

着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火车站外有一些乞丐在那里乞讨着。

看到那些乞丐,他们的心里不由得一阵紧张,自己会不会和他们沦落到同样的地步呢?

“阿慧,你放心吧!只要有我在你肯定不会吃苦的。”

听着卫国的话,林慧芝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她用平静的语气说道。

“我有手脚也一样会干活的。”

很快他们就和其他人一样,在职业介绍所的介绍下,分别去了几间工厂。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伴随着掸邦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口的增加以及SEA刻意的扶持,使得这个地区也迅速的加入了整个雁行产业链之中。

一部分来自SEA的工业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海外产业大潮流下,看准美国市场,开始在掸邦开设工厂,生产SEA本土以及美国、欧洲市场需要的工业产品,例如布匹丶成衣丶胶鞋丶塑胶产品丶电子零件丶五金制品等。

来自SEA的投资,不仅带动了这里的经济,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让这些新客们,可以很轻松的得到一份工作。

和这里所有的工厂一样,车间里是闷热的,下午的时候,温度计的水银柱甚至指上了40度。

如此高温下,只有几台工业风扇在那里工作着,但是吹着的也是热风,只有过道中塑料桶里的几块冰块能带来些许凉意。

闷热的车间里人一个个埋头苦干,只有缝纫机的哒哒声在回荡,像是这热浪滚滚的车间里的唯一乐章。空气中弥漫着布料染料味与汗水混合的味道,但每个人都仿佛对此毫无察觉,全身心地投入在手中的工作中。

林慧芝的双手随着在电动缝纫机上针脚移动着,虽然只进行了简单的培训,但是她已经学会如何缝制服装。

时不时地只有在喝水时,她才会与旁边的工友交换一个会心的微笑。尽管车间内的温度高得让人感到窒息,汗水顺着她的额头,沿着鼻梁滑下,但她的眼神依旧清澈,仿佛有着不屈不挠的决心。

周围的工人大都也是如此,虽然他们来自各地,但无一例外的都能吃苦,毕竟,他们曾经翻山越岭,不顾危险的来到这里,为的就是搏一个美好的未来。

掸邦和SEA是不同的,这里并没有禁止加班,甚至就连工作时间,也是“777”工作制——每天早晨7点到晚上7点,每周工作7天。

基本上就是全年无休,其实也不是如此,一个月还是有三天休息时间的,不过在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不愿意休息,毕竟,休息的话,意味着收入的减少。

除非有特殊情况。

“阿慧,你明天有事吗?”

旁边的工友趁着喝水的间隙里问道。

“没事。”

“要不然,明天你替我做一天吧,到时候收入归你,我明天想去学校看……”

工友的话还没说完,林慧芝就一口答应道:

“行。”

她这边刚答应,一旁的另一个工友就说道:

“阿慧,你这么干也太拼了,哪能天天只上工,不休息呢?”

听着工友的话,林慧芝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疲惫,却很快被坚定所取代:

“没事的,我年青,体力好,睡一觉就好了,过去在老家干活的时候,可比这辛苦多了。”

“那是,那时候,上工干活,从早上干到天黑,也就只能挣几分钱,那像这,加一个班,就能挣好几块钱!”

“咱们一个月挣100多块钱呢!”

提到收入和加班费,工友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光芒,即便脸颊上的汗水不断滴落,但脸上的笑容却透露出一种莫名的满足和力量。他们知道,只要坚持努力,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处。

即便是再劳累,只要一想到收到,想到未来,所有人的心里都充满了的希望,心里的疲惫就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所替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

为了未来而努力着,他们之所以愿意为之而努力,就是因为在这里只要劳动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哪怕是极其微薄的回报对于他们而言也是过去难以想象的。

毕竟,至少他们不至于挨饿。

“居然能吃到肉……”

对于那些新来的工人们来说,哪怕是他们已经来到这里快有一个月了,但是到晚餐的时候看到米饭里的肉,他们的脸上仍然露出了极其灿烂的笑容。

“米饭管够,还能吃到肉,这日子要是能天天的过着也就知足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