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机大厅里的哭声显得很刺耳。
听着哭声时,李奕轩只是扭头看了眼,然后就朝着大厅走去,没走几步,他就看到有人在对着自己拍照。
是狗仔队。
身份曝光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是他的身边多出了狗仔队——总会有记者跟着他,或许新闻审查官会禁止一些政治性的新闻出现在报纸上,但是对于他……就没有特别的关照。
而且外界对他也很好奇,于是乎在很长时间里,他都是报纸的宠儿。
不但SEA的媒体喜欢报道他,国外同样也是如此,毕竟,在有些国家,他被称为“帝国的太子”。
尽管帝国是不存在的,但是谁都无法忽视他在未来会继承的东西——除了SEA之外,还有庞大到匪夷所思的财富。
不过,现在李奕轩已经习惯被这样关注了,戴上墨镜,然后,就可以理会那些人了。
其实,他甚至都可以装做不认识,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证——乔治·阿尔伯特,这是母亲为他起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他的外公,乔治六世。
其实,他的英文名,就是乔治,直到现在伊丽莎白阿姨他们仍然喊他乔治。
“或许,下次可以尝试一下。”
半个小时后,飞机朝着太平飞去时,身处头等舱的李奕轩翻看着手中的资料,从长安到太平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在飞机即将降落的时候,空乘走到他的身边,蹲下,轻声说道:
“大公子,飞机一会就降落了,机场那边已经安排VIP通道。”
特权,总是存在。
即便是李毅安反对特权,而李奕轩也没有特权意识,但你不能否认这一切是不存在的。
其实,李奕轩使用VIP通道是再正常不过,因为——机场与航空公司都是“家族企业”。
从VIP通道乘车离开后,李奕轩就直奔此行的目的——KTJ实验室。
汽车在实验室前刚停好,实验室的负责人就连忙上前打开车门,毕恭毕敬的说道:
“大公子,欢迎您的到来!”
这也是公司的下属企业。
李奕轩点了点头,说道: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
很快,一行人就进入了实验室,在实验室里,李奕轩见到了凯夫拉纤维的发明人赵友光。
“赵博士,你可以介绍一下这种纤维吗?”
“好的,”
赵友光说道:
“想必您已经知道了,这种合成纤维是我们几年前推出的高强度纤维,化学名称是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芳纶纤维。凯夫拉的纤维特性使其既柔软又耐热,同时还能抵御各种酸和化学物质的侵蚀。令人惊讶的是,当这些纤维被编织在一起时,其强度竟然超越了钢铁!”
在实验室的产品中心,赵友光指着产品介绍道:
“最初这种超纤维只用于超级跑车的轮胎帘布,我们的汽车企业参与汽车比赛的轮胎,大都使用这种特殊轮胎,后来,它又被用于制造弹道导弹的壳体,现在,我们的一些型号导弹的壳体材料就是芳纶纤维和环氧树脂制成,公子,您看这个。”
指着展示产品中的环氧树脂板,赵友光说道:
“这就是我们的产品,它的使用对导弹性能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李奕轩看着那块样品,好奇道:
“哦?居然用在了导弹上。”
他并不知道的是,正是靠着新型的壳体材料,“木匠”中程导弹以及潜射导弹的射程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战后,快速发展的弹道导弹的壳体材料已经经过两次迭代发展,第一代壳体材料是以高强度的合金钢为代表的金属壳体,第二代壳体材料则是采用纤维缠绕工艺制造的玻璃钢/环氧树脂,也是目前各国的主流。
只有SEA靠着凯夫拉纤维,提前使用了第三代壳体材料。
不过,李奕轩所关心的并不是导弹的壳体材料,而是这个材料本质,他盯着凯夫拉环氧树脂板问道:
“这么说,它的强度超过钢材,但是质量却远远比钢材轻了?”
“是的,”
听到赵友光的回答,李奕轩看着厚度足足有四五毫米的样品,说道:
“取几块的样品。”
虽然有些不解,但是他们还是按他的要求取来了样品,在手里掂了一下,确实很轻。随后,李奕轩就到了院子里,站到一棵树前,想了一会,用绳子将三块样品固定在树上。
在人们的疑惑中,李奕轩喊道:
“王队长,把你的枪拿给我。”
在身份曝光后,特勤局就给他配上了安保特工,王明魁是负责人。
面对他的要求,王明魁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取出一支手枪,是库斯基65手枪。这款手枪并不是南洋防务装备公司的产品,而是一对捷克移民的工程师兄弟约瑟夫·库斯基和弗朗泰斯克·库斯基一起研制的武器,这两兄弟是卡尔金属公司的设计师,他们曾是捷克国家兵工厂CZ公司的主设计师。
他们十几年前,带着家人移民到SEA,随后加入卡尔金属公司,设计这款式了采用大容量弹匣、双动板机的手枪。
两年前,这款式手枪一推出,就引起了各方关注,虽然它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特殊的设计,但却是集多种手枪的优点于一身,手感舒适、性能可靠、精度良好,而且其造工一流,所以备受推崇。
而特勤局也是最早采用它的机构之一,至于军方,正在对其进行试验,这款空弹量大的手枪,很容易获得各方的欢迎。
在爪哇的军事行动期间,李奕轩使用的并不是军方配置的手枪,也是库斯基65手枪。所以,对于这款枪他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
接过枪,打开保险后,李奕轩对着那个靶子就是两枪。
清脆的枪声之后,赵友光盯着树上的“靶子”,激动的说道:
“公子,你,你是说,它可以用来制造防弹衣是吗?”
别说是赵友光激动了,几位KTJ公司的高层,神情那也是激动的,毕竟,自从试验室弄出凯夫拉纤维,他们就一直在研究其用途。
从轮胎帘布到导弹壳体,能想到的都用上了,可使用量还是很有限,毕竟,导弹的数量在那搁着。
但是现在,李奕轩的射击却改变了一切。
“防弹衣……嗯,应该也可以。”
李奕轩一边说,一边走到树前,看着样品板上的弹痕,说道:
“我想的是防弹头盔,现在军方用的是还是二战大战时的钢盔,它可以抵挡弹片,但挡不住子弹,我在前线的时候,有战友被击中头部阵亡,所以……”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李奕轩一直在想着他那些阵亡的战友们,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应该怎么样保护他们。
至于防弹衣,氧化铝防弹陶瓷插板已经足够了。
所以,他顶着的是钢盔——赵明浩就是因为子弹击穿了钢盔才阵亡的。
钢盔,军方使用的钢盔基本上都是美国援助的m1钢盔,这种钢盔放在二战时性能还算良好。
但是现在呢?
其实全世界基本上都在使用着二战的钢盔。
不过,李奕轩并没有满足于此战友流出的血付出的生命让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关心这件事情,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一直在思索思索着如何设计一款更加优良的钢盔。但是这件事儿显然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
性能更好的钢盔,意味着需要更厚的钢板,更厚的钢板,就意味着更重。
而钢盔是戴在头上的,对于重量的要求是极其苛刻的,
也正因如此,他的这个构想基本上泡汤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从弟弟那里得知了,有一种纤维的强度甚至超过了钢材,那种纤维已经被应用在汽车轮胎上,在惊讶之余,李奕轩在第一时间查找了这方面的资料。
于是这才有了他的这趟公司之行。
而现在这两枪就已经证明他不虚此行。
走到树边,拿起一块被子弹打的有些变形的样板,李奕轩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孙经理,你们可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研究出一款使用凯夫拉纤维制成的头盔,我相信,这款头盔肯定会非常有前途的,”
“公子,请您放心,我这就会安排这件事。”
很多时候一次出人意料的突发奇想,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活,就像现在一样,李奕轩并不知道他的建议,不仅催生出了世界第一款非金属材料防弹头盔,而且还为承担材料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而他的这一发现,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知道将会拯救多少人的生命,
为了达到更好的防弹效果,他们还研制了复合式防弹衣。这种防弹衣的外层通常是金属或陶瓷等硬质材料,而内层则是纤维防护层。内外结合,防弹效果更上一层楼。
对于其发现者的李奕轩来说,他想要的只是头盔,一种可以保护战友生命的头盔。
其实,有很多时候,只有亲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战场上士兵们需要的是什么!
毕竟,这是用血换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