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长李旭忍住嘴角的微妙牵动,心中暗潮汹涌。
这不是说好了走正统科普路线吗?
怎么越扯越玄乎其神了?
这份思维实验,难不成真是由陆溟独立构想并研究的?
---
演播室内,灯光聚焦。
陆溟的语调平缓,却暗含玄机:“接下来,请诸位在脑中的虚拟屏幕里键入‘阅读’、‘就餐’、‘饮水’、‘休憩’的命令。”
“命令既出,不妨大胆构想那颗脑海的图景。”
“假设这图景的主角名为:阿辉。”
“阿辉对此毫无察觉,依旧如常,在床上沉浸于手机的世界。”
“此刻,他正在品读电子书籍。”
“当一章阅毕,拇指轻巧滑动,掀开新篇。”
“倦怠之际,他站起身,拧开一瓶汽水,一饮而尽。”
“电池耗尽的提示闪现,他翻身,熟练地插上充电线。”
至此,陆溟对镜头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靥:
“然而现实呢?”
“你其实并未沉浸于书海。”
“你未曾举杯饮水。”
“甚至,你根本没触摸过充电器。”
“背后的真相何在?”
“真相是你从未呼吸、阅读、用餐,甚至不曾真正安眠。你仅是一颗浸泡在营养液中的大脑!”
陆溟稍作停顿,留给观众们一片沉思的空隙。
这话一出,电视前的观众仿佛被定格,震惊不已。
原本欲揭穿谎言的质疑瞬间烟消云散,留下的唯有无尽震撼。
详尽的实验步骤已呈现在前,怎会是虚言?
“我得承认,脊背发凉!”
“这一切,可能成真吗?”
“呜呜,难道我的存在只是一场幻梦?”
“这位陆溟,究竟是何方神圣?”
“能设计出如此实验的人,仅仅是位主持人?”
“难道我是虚构的,整个世界也是虚假的梦境?”
这一刻,无力与恐惧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向观众心间。
他们渴望反驳,急切地想证明自身的切实存在。
然而,证明之门似乎无处可寻!
会议室里,台长赵与副台长及其他人同观众们的反应如出一辙。
自幼至老的人生经历,构筑的世界观,在陆溟的话语中,似乎变得摇摇欲坠,近乎虚幻。
但他们同样束手无策,难以辩驳。
“这小伙子,不简单啊!”台长低声感叹,手臂上已泛起点点鸡皮疙瘩。
就在此刻,会议室的门被推开,老董再次出现。
“好消息!收视率飙升2.5个百分点了!”
“陆溟的实验和论述太具冲击力,不过看样子,观众们买账。”
听着汇报,台长赵默默颔首,视线锁定屏幕上的陆溟:
“这个实验有益于人们反思自我,是好事。”
“但目前还没研究机构能支持陆溟的研究。”
“或许,这将成为科学界的不解之谜。”
老董内心虽这么想,却也对陆溟油然而生一股敬佩。
仅十分钟,便让电台收视率窜升2.5点,足见其能力非凡,在全国广播界内独树一帜。
更重要的是,五旬已过的老董虽未能洞悉《缸中之脑》的全部深意,但他意识到,陆溟无意间为其他领域开辟了新的创作天地,尤其是影视界。
未来不久,市面上注定会涌现一系列围绕“世界是否真实”主题的影视作品。娱乐行业的导演们,必将为陆溟提出的《缸中之脑》理念感激不尽。
---
演播室内,陆溟再次举起白板,用马克笔潇洒写下“陆溟的猫”四个大字。
“各位所见。”
“为了进一步验证世界的虚实,这是我另一项科学研究。”
“随后,会有助手送上实验器材,让我们开始直观体验这场真实的探索。”
陆溟的新实验预告再次抛出,收视率悄然攀升,老董在监控屏幕前惊叹不已。
---
浣熊市,前所未有的大胆科学理论激起了科学爱好者的热情。
从稚童到老人,纷纷调频至浣熊市台观看直播。
“陆溟的猫?你的猫咪又搞什么新花样,胖了还是瘦了?”
“一个实验就足以颠覆我的世界观,又来一个?”
“如果真有机构证实了世界虚假,那多少人会拒绝工作、学习?”
……
首次遭遇如此别致的科普方式,观众们欲罢不能。
原本夜晚是属于放松时刻,除了娱乐节目,再无太多选择,如今一位硬核主播横空出世,自导自演的实验更是闻所未闻,全国独此一份。
---
演播室,休息时间结束。
陆溟宣布:“实验启动,敬请期待工作人员呈上道具,谢谢!”
话语落下,收视率瞬间攀升至3.5,数据部的老董不禁愕然。
“陆溟这是要打破电台纪录的节奏啊!”
老董火速向台长汇报情况,会议室内的领导与节目主持人都惊诧莫名。
陆溟主持的科普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直逼老刘昔日的记录。
那可是斥资重金邀请知名物理学家才创下的辉煌。
如今,陆溟的节目已全面超越了当时的二流教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浣熊市家家户户中疯传,这一现象令人瞠目。
更关键的是,陆溟再次抛出新实验。未及实验展开,收视已狂飙,一旦实施,怕是要横扫全城。
“我彻底凌乱了。”
娱乐主持人晓东的感慨最为贴切。
娱乐节目历来占据上风,因年轻人众多。
而今,陆溟的收视成绩正逼近娱乐节目,效果惊人,副台长一时间手足无措,只祈求陆溟接下来一切顺利。
台长赵虽然不满,但面对这耀眼的收视数据,也不便再多挑剔。
---
演播室内,实验即将开始,工作人员将两组木质立方机关盒与两只猫咪递交给陆溟。
前世的《薛定谔的猫》经典实验,在此界再现光辉。
---
与此同时,京城。
某名牌大学物理系教授办公室里。
汪淼,一位身穿白色科研服的老教授,结束了繁忙的一天,习惯性打开电视放松。
频道跳跃间,无意间锁定了千里之外浣熊市的科普节目,标题瞬间引起了他的注意:
“世界是假象。”
“缸中之脑。”
“陆溟的猫。”
“物理学不存在!”
初次观瞻,汪淼难免吐槽当代青年追求流量无所不用其极。
科学家怎会言及世界为虚?
“咦?还真有实物演示,这是要动手实验?”汪淼见屏幕上,陆溟身着科研服的装扮,不禁摇头。
真正的实验应于实验室严谨进行,而陆溟竟在直播间内上演,不怕结果失准?
“哎!”
汪淼叹气,决定先看下去。
为探究陆溟如何断言世界的非真实性,汪淼全神贯注于屏幕上的陆溟。
---
如汪淼一般的学者陆续聚集浣熊市电台,一探究竟。
陆溟的节目经口碑迅速传播,浣熊市家家户户乃至部分学校晚自习中的师生,皆调至浣熊台频道。
“我正带着全班同学在晚自习观看。”
“用道具和猫来验证世界的虚实?”
“这玩意儿能证明世界是假的,这家伙肯定开挂了!”
……
观众们满怀好奇,紧随陆溟的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台上,陆溟布置的道具已准备就绪。尽管出于紧急准备,条件有限,但他的手法迅速而专业。
两个边长20厘米的立方体组装完毕,其中内置机械装置与一小罐喷雾漆。
原实验设计使用毒气,在此情境下,陆溟特意替换为无害的喷雾,以规避直播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切就绪,陆溟对镜头阐述:
“现在,立方体已组装完成。”
“为确保实验准确性,本应用毒气代替喷雾。”
“但考虑到直播的特殊性,我改用了无害的喷漆。”
“有条件的研究者,推荐使用小白鼠进行实验。”
此言一出,不仅赢得了台领导的认可,也博得了观众的好感,毕竟,节目不宜涉及生命伤害,以免招惹动物保护组织的非议。
陆溟举起启动按钮,继续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