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方的你:
人生便是最好的熔炉和修道场,它教会我们如何生活,以及要具备的心态,让我们开始对曾经困扰我们,或者让我们执迷不悟的东西,变得不那么敏感;面对不公所带来的伤害,不再四处找人诉苦,像个祥林嫂那样把自己的苦难当作与人交流的家常,让我们开始学会适从与平常心。
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自己都不得所知。自己身上有俗不可耐的一面,也有让别人是故作清高的一面,我想我既在有些事情上自私,又会在某些事情上有一点无私,对于前者我会束之高阁不管不问,对于后者又会倾其所有,不管不顾,直至要么达成所愿,要么耗尽自己心里所有的热情。我很多时候其实是可以预判到伤害,也做好了应对它们来临的思想准备,但是真当事情到来还是内心里有止不住的恐惧。我希望自己可以有很多朋友,但是朋友太多也会让我疲于维护;我希望自己可以和很多人深交,但是交的太深又会让我感受到陡增的压力,会令我无所适从,甚至会让我想要躲避。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那些给予我们温暖的东西同时也会束缚着我们,他们会使我们变得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犹犹豫豫、优柔寡断,源于我们心中不想辜负别人,想来自己心里也是一个善良之人,如此一来会让我们当下所追逐的梦想并不是我们内心真的想渴望的梦想,而是为了迎合和不辜负别人的期待,不忍心让那份爱和温暖被蒙尘。想来这也是一种成长把,不在完全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
一切都发生在回首的刹那,我的彻悟如果是源自于一种内心的迷乱与挣扎的话,那么我的这种心理历程也就是一种顿悟的过程。在这么一回首间,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也会让我们猛然发觉,原来我们的一生所做的种种努力,到头来只不过是为了让身边的人对我们满意而已,为了博得别人的赞同与期许,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固定的模式中。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明白自己所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与一条早已不能回头的路。
把向你借来的笔还给你吧,他们说这世间,一切都必须有个结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知道时光的含义,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珍惜,太多的人喜欢把一切都分成各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必须斩钉截铁有一个开始与结束,而世间之事其实有很多事情是一个逗号,可能到我们生命终结的那刻都无法有一个结束与落幕的答案。有多少心思在落幕之处也不会休止,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察觉那生命中最深处的源泉也永远不会停歇。这世间并没有分离和衰老的命运,只有肯接受和不肯接受的新,涌泉一直都在,岁月却早已飞驰而去。
犹如席慕容的《独白》,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散文,里面有很多句子我已经记住很长时间了,我亦想对你说出真挚却卑微的憧憬。如果你注定会出现在这条路的尽头,那会不会在我们相会的路口,也有怆然的回顾呢?
若说为文者是无病呻吟的话,我觉得席慕容无疑是呻吟中分贝最温柔的,最心平气和的,气息最为恬静的,如对自己梦呓般的所说,将情深意长娓娓道来,越过琐碎繁杂的意识上空,在月色下,幽兰的冷杉林中接受感动。
此时又让我想起她的另一篇作品,名为《青春》:所有的结局都已经写好,所有的泪水也已经启程,却忽然忘了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的微笑的面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都得不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假如爱情可以被解释,誓言可以被修改,假如你我之间的相遇,可以重新被演绎安排,那么生活确实会少了很多愁愁,但也会少了很多期待和盼望。因为既然一切都可以被更改,一切都可以被倒回,那么我应该也会在某个平行时空里把你遗忘,如此那一切又何来神圣呢?
我在想你,你是我的温暖,亦将是漫长时光里的束缚。
愿青梅依旧,水流花开。
写于2013年9月17日于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