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的马车停在黄河岸边一个名叫刘家村的小村庄外。
尘土飞扬中,他走下马车,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沉。
干裂的河床,枯萎的庄稼,还有衣衫褴褛的村民,都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贫瘠与困苦。
他走进村庄,立刻被一群村民围住。
他们“殿下,您来这里做什么?”一个年长的村民壮着胆子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
杨昭环视四周,朗声道:“本王此来,是为了黄河水患之事。”
“水患?”人群中传来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朝廷又要征徭役了?”一个年轻的村民小声嘀咕道,语气中充满了恐惧。
“徭役?”杨昭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你们认为本王是来征徭役的?”
村民们没有说话,但他们脸上疑惑和不安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仿佛在确认彼此心中的猜测。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杨昭深吸一口气“本王并非来征徭役,而是来为你们提供一个赚钱的机会。”
“赚钱?”村民们面面相觑,显然对这个说法感到难以置信。
他们干裂的嘴唇微微张开,却不知该说什么。
一个妇人抱着孩子,疑惑地望着杨昭,
“是的,”杨昭肯定地点了点头,“参与修筑堤坝,朝廷会支付工钱,按劳取酬。”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村民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疑惑、好奇、怀疑,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殿下,此话当真?”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
人群分开,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者拄着拐杖走了出来。
他正是刘家村的村长,刘老汉。
杨昭看着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郑重地点了点头……
“殿下仁义,老朽信得过!”刘村长颤巍巍地拱手,浑浊的眼中闪烁着信任的光芒。
“前些日子殿下派人送来粮种和农具,还教我们新的耕种方法,这才让我们村子勉强熬过了旱灾。我相信,殿下这次也是真心实意为我们好!”
刘村长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
村民们原本怀疑的目光渐渐柔和,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是啊,殿下之前确实帮了我们不少忙……”
“说不定这次也是真的……”
杨昭见村民的态度有所转变,便趁热打铁,进一步解释道:“这黄河水患年年都有,每次都冲毁良田,让大家颗粒无收。若是修筑好堤坝,不仅能防止洪水泛滥,还能引水灌溉农田,到时候大家都能获得丰收,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庞,语气更加坚定:“朝廷会按日结算工钱,绝不拖欠!你们出力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回报!”
阳光洒在杨昭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他自信的笑容,坚定的语气,如同一道强心剂,注入到每一个村民的心中。
人群中开始出现骚动,村民们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真的能按日结算工钱?”一个年轻人激动地问道。
“要是真能丰收,那日子就好过多了!”一个妇人抱着孩子,
“我愿意参加!”一个壮汉站了出来,高声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又有几个人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参与修筑堤坝。
人群中,一个身材瘦小的村民,眼神闪烁不定,悄悄地拉了拉刘村长的衣袖,“村长,这工钱……真的能按时发放吗?”
刘村长见状,赶紧安抚道:“大家稍安勿躁,殿下金口玉言,岂会欺骗我们这些老百姓?”他转头看向杨昭,眼神中带着一丝期盼。
杨昭微微一笑,从身后的侍从手中接过纸笔,他当着众人的面,一笔一划地写下字据。
墨迹未干,他将字据高高举起,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本王立下的字据,上面清楚地写明,凡参与修筑堤坝者,每日所得工钱,绝不拖欠,如若违背,愿受天谴!”他掷地有声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字据上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村民们的心头。
他们瞪大了眼睛,仔细辨认着上面的内容,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阳光下,墨迹泛着光泽,仿佛是某种无声的承诺,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
“这……”瘦小村民颤抖着伸出手,指着字据,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这...是真的吗?”
杨昭看着他,眼神平静而坦诚,点了点头,“本王从不食言。”
周围的村民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脸上原本的疑虑,渐渐被一丝希望的光芒所取代。
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似乎在确认彼此心中的想法。
一个略显年长的妇人率先打破了沉默,她擦了擦眼角的泪花,颤声道:“殿下如此仁义,我等感激不尽!我愿意参加!”
有了第一个,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无数个声音在人群中响起,纷纷表示愿意加入。
他们的声音不再颤抖,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我也会尽我所能,为堤坝的修筑出一份力!”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大声喊道,挥舞着拳头。
刘村长望着眼前这一幕,老泪纵横。
他颤巍巍地走到杨昭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殿下,您真是我们刘家村的大恩人啊!”
杨昭连忙扶起刘村长,语气温和地说道:“村长不必如此,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
“那...殿下,这工钱怎么领?”另一个较为年轻的汉子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杨昭笑而不语,只是将目光投向人群之外,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身后,似乎有人正在朝这里走来,脚步声越来越近,逐渐清晰可闻,仿佛暴雨来临前,闷热的空气中隐隐传来的雷鸣声。
阳光愈发炽热,照耀着黄河岸边这片沸腾的土地。
刘家村的村民们如同被点燃的火种,热情高涨,纷纷涌向杨昭身旁,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水利建设。
登记的桌子前,排起了一条长龙,黑压压的人头攒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粗糙的手指紧紧攥着竹片,上面刻着自己的名字,仿佛握着改变命运的钥匙。
“我,我先来,我叫李大壮,有力气!”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挤到桌前,声音洪亮,震得周围的人耳朵嗡嗡作响。
他黝黑的脸上,汗水和泥土混杂在一起,却掩盖不住眼中的兴奋。
“别挤,别挤,我老张头虽然老了,但也能搬石头!”一个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向前挪动,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他皱纹纵横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此刻却焕发出一种新的活力。
妇人们也不甘示弱,她们抱着孩子,或者背着竹篓,眼神热切地望着登记的官吏。
她们虽然没有男人们的力气,但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孩子们则在人群中穿梭,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风铃般,给这片原本沉寂的土地带来了生机。
他们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他们或许还不太明白“以工代赈”的含义,但他们知道,他们的父母正在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杨昭站在高处,微笑着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他深知,百姓要的并不多,一份信任,一个机会,他们就会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眼前的场面,正是最好的证明。
登记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大部分村民都完成了报名。
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未来的生活,风吹过,带着泥土和汗水的味道,却格外令人心安。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一片金红,如同绚烂的油画。
杨昭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他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
虽然解决了人力问题,但水利建设需要的物资、技术,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都是摆在他面前的挑战。
他微微眯起眼睛,望着远处的黄河,那里,如同潜伏着一条巨龙,随时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黄昏的宁静。
杨昭转身,看到一个侍卫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杨昭听完,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抬起头,望向村庄之外的方向,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
“是吗?看来,有人等不及了。”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随即转身,朝着村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