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村中安稳待到现在,想必这位青一道长,属于后者。
乱世活下来的村民们可不好糊弄,必须得稳住人设才能拿到好处。
这不是青一道长第一次穿成这样跑村外做法事了。
只要人设不倒,就能持续得到村民们的优待。
不只温故眼前一亮,村民们那集体看神仙的眼神就能证明,此刻他们有多热情!
青一道长这一路过来,看似毫不在意,其实一直留意村民各方动静。
见到温故,他眼神不显,但心中一动——
原以为这个病弱书生熬不过去,未曾想,竟然扛过来了!
打从第一次见,他就知道这书生不是什么老实人!
他不喜欢和这帮心眼子多的读书人打交道。
心下留了意,道长面上依旧淡然,气定神闲。
法事开始,燃香祭天。
青一道长言明,这场法事是为了制伏凶恶,克伐灾危。
他在祭坛上摆出了一个草扎人偶,做工看上去粗糙而狰狞。
也正因为如此,让村民一眼就能知道这个人偶代表着什么。
望之像人形,又不是人形,那不就是被邪祟附体的人?
也不能称之为人,那叫邪物!非我族类!
而后,道长诵经摆阵,衣袂翻飞,手快得肉眼只见虚影,一晃眼,那人偶已经贴满符箓。
众人注视之下,道长踏罡步斗,一把长剑使得凌厉精妙,掐着法决,沿着剑身所向,朝祭坛的人偶指去,手中火焰突现!
而隔空的人偶,随着一声爆响,贴于其上的符纸燃烧起来。
像是火焰从道长的手,转移到了符箓上面。
围观的村民发出阵阵惊呼。
不说这场法事带来的意义,即便是放在世道太平的时候,当个热闹看,也能看得兴奋。
温故近距离围观一场古典法事,看得更激动,要不是场合不对,他甚至想热烈鼓个掌。
道长忙着作法,依然眼观六路,目光扫过人群,又不着痕迹挪回来瞟温故一眼。
这书生……眼神似乎过于灼热了。
过了会儿,他视线再次扫过来,温故的眼神已看不出异样。
一场法事,又跳又念的,体能消耗巨大,然而直到尾声,青一道长依然保持着此前的姿仪,搭配飘过来的烟气,再多几分仙意。
等重要环节过去,村长低声问温故:“方才可是被惊着了?”
刚才道长作法的时候,村长留意到温故抬了抬双手。
想当初,青一道长刚来他们村的时候,露的这一招惊得多少人跪下。
如今看得多了,虽然震撼程度没一开始那么强烈,但每次还是忍不住升起敬畏之意。
温故第一次见,许是被震住了。
听到村长问话,温故文雅地一礼,才说:“道长步纲蹑纪,敕起五雷,术法高明!”
那边的青一道长耳朵微动。他可不信这书生是真心夸赞!表面装模作样,实则心思叵测!
然而温故是真觉得这道长很有本事。
第一,道长招式很厉害。
故弄玄虚,迷人耳目的大忽悠技能,不是一般人能学来的!
法术高不高深尚未可知,那一招一式确实挺唬人,看似花里胡哨的动作,其实暗藏玄机,没个十来年实践,做不到这么流畅。
第二,这道士掌握了许多化学和药理知识,是个人才!
温故观察分析,青一道长的衣袍袖口都撒过药粉或药水,行走之时带着些特殊的草木金石气味。
驱“邪”效果之外,以其谨慎的不让人触摸的样子,衣袍上的药粉药水,或许对人还有一定毒性。
可以说,此时这位道长就是一个行走的药炉。
而扎成人偶的药草,除了明面上的那些,内里肯定还配置了其他。贴上去的符,定然也是提前做过处理的,才有了祭坛上那行云流水的一幕。
当真是,坛上一刻钟,坛下多年功!
第三,懂得看天时天象。能根据实时天气,根据阳光、风向、风力等等因素,调整做法事的位置和时间。
温故心中感慨万分——
好好的科研苗子,为什么要去搞诈骗!
路走偏了啊!
祭坛上,符纸燃烧的火焰很快吞噬人偶,然后化为灰烬。
仪式持续时间不长,村外危机四伏,需要特事特办,速战速决。
道长走完祭祷流程,收工。又让村民将那些符纸和人偶燃烧的灰烬,放入早已准备好的一缸烧煮过的清水中,搅拌片刻。
温故了然,这就是符水?
不过这缸符水并不是喝的,而是让村民们分装,提到村里各处洒一洒,以驱邪气。
此前道长在村里做的法事,似乎也有类似一步。还特意强调了,此为至阳之物,专克邪祟,凡人难以承受,绝不可饮用。
“温故”卧病期间曾听村里人提及,道长赐下的符水是真的有效果。可以撒在地面,也可以在衣服上用些。村里有巡逻任务或者外出任务的人,就喜欢把这种药水洒在衣服上。
思量之下,温故悟了。这是通过非常规手段配置的,用于驱虫消杀的药水!
在这年代可是紧俏物资!
如果可以,他也想要点儿。
村民们当然都想给自家多抢些,只不过,有村里威望的那几位压着,他们只能遵循规矩:被叫到名字的人,才能过去取一点。
基本上就是按贡献分配了,摆在大家眼前的,公开的,谁贡献大就分得多。
一位村老拿着小瓢给大家分水。这位辈分高,得村民们信赖,办事也算公允。谁要是不懂规矩,就会面对这位的训斥。
温故本以为自己分不到,他没有外出任务,也不参与村中巡逻,图纸也未画完,没想到村长提到了他的名。
头一次参加这种仪式,没有带盛装的容器。
老刘猎户分他了一个竹筒。上面还有个小盖,筒身系了麻绳可以拎着。
其他人也有拿竹筒过来装符水,不过,不同的人,竹筒的口径粗细不一,盛装的量当然也不一样。
温故看了看手中的竹筒,走过去。
低头忙着分符水的村老,看到递过来的这粗粗的竹筒一顿,正想骂一句哪个小子不懂规矩,抬眼瞧到是温故,闷不吭声地舀了一瓢。他们的坞堡还得指望这位。
“多谢。”温故轻声道。
有不知情的村民见此情形,心中也不解、不平,但是瞅一瞅村里领头的那几位,又把不满的话咽下了。
世道乱起来,到现在,还活着的人,不说有多聪明,但肯定是识时务的。
正在整理道袍的青一道长,耳朵听着村长说新挖的药材,眼睛依然留意四周,温故那边也分去了些注意,当然也看到了刚才的一幕。
暗道:那小子果然心机深沉,病好这才几天,村里领头的几位全都向着他了!
符水分完,周围的村民在撒了药水的特制草垫上虔诚跪拜之后,还不愿意离去,都琢磨着找机会与道长说说话,沾点道家仙气。
拜神就得趁香热!
神坛上的几柱香还燃着呢,符纸燃烧的烟尘也未完全散去,现在多沾些道家仙气肯定有用!
几声突兀的哨音打断了大家的计划,是负责戒备的人预警,告知大家周围有邪物出现。
原本还磨蹭着不想走的村民们,脚底像开了倍速一样冲回家去。
温故双脚腾空,被堂兄扛糖葫芦把子似的,扛起来往回跑。
也借着抬起的高度,和所在位置略微高出的地势,温故目光越过野草丛和障碍物,看到远处模糊的影子。
过高的野草和放肆生长的树枝随风摇摆,露出一两个模糊的身影。
脂肪和肌肉像是被晒干,露出来的手臂大片紫褐色斑纹,怪异的行走节奏,在满是灌木和野草的地面穿行,伴随着如山林野兽般的低吼,朝着村子靠近。
这些就是被“邪祟”附身的人,变成的样子。
庶民们称之为妖怪、邪魔、山鬼、邪物,等等与妖鬼相关的称呼。
本村最初也是叫什么的都有,青一道长来了之后,就跟着道长叫了。
温故从记忆中得知,外面的世家大族们,似乎也更倾向于“邪物”这个称呼,避开了“妖”“鬼”等字眼。也不知道他们是知晓内情,还是言语忌讳。
眼下的情形。
活人气息太多,自然会引诱邪物过来。
邪物喜爱血肉,人和别的动物,它们都吃。但若是给它们列一张食谱,人肯定排在首位。
村口的法事活动,几乎全村人都聚集于此,活人的气息更重,也就吸引过来附近的邪物。
相比村民们的慌乱,村中主事的那几位还算镇定。
刚作完法的道士也一派淡然。
温故心下稍安。
他们都能端住,看来只是小事情。刘猎户弓都搭上了,但并不慌乱,村中防务完全可以应对。
不过,青一道长在这件事情上应该是靠谱的,刚当着所有村民的面做了场法事,不能这么快被打脸。
果然,出现的两个邪物,靠近的步伐越来越慢,然后像是闻到了什么讨厌的气味,转变方向,徘徊片刻,又逐步远离。
都不需要村中防卫人员出手。
道长的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人设再次稳住。
温故思量着怎么把这道士掰回正途。被扛着往回跑,见道长看过来,他还调整上半身,远远朝那边,施了书卷气的一礼,以示尊重。
道长面部微微抽了抽,但很快又恢复风清气正,略微回以一礼。
温故:高人啊!心理素质就是强!
道长:狗书生!被扛着逃跑都不忘装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