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季风 第679节

作者:夜影恋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4:13:18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叶雨薇沉寂许久,突然意识到季风和温暖都没有说话,抬头看一眼后视镜,发现两人都在看她。

这才不好意思的出声询问:

“不好意思,温总,季总,刚才走神了,你们坐好了么?”

“嗯,走吧。”

叶雨薇开的很平稳,季风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刚才准备的笔记本拿了出来,打开,放在自己和温暖的中间。

“看看全哥的成品?”

“好。”

3个月的时间过去,【指尖】公众基础版已经做好。

季风本人是挺满意的,从产品上来说,他已经感觉不到什么缺点。

不过一个人过目是不行的,现在正好让温暖也长长眼。

“这是最新的版子,感觉怎么样?”

“挺简洁的,总体感觉还不错。”简单试了试,温暖这边也给出了评价。

此时呈现在季风和温暖面前的【指尖】版本,已经经过了多次优化,展现出了其优秀的制作品质。

干净,整洁,有效。

模拟启动的效率极快,不卡顿,流畅,并且画质足够清晰。

吕全出品,必属精品。

这款短视频的制作核心理念是季风定下的,就突出一个精简。

毕竟只是初版app,在内容方向上,只有视频,消息,还有我,三个下方按钮。

未来的商城,同城,直播等等内容,他都没上。

这是季风故意为之的。

【指尖】app上线之后,将会渡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推广期。

这个阶段,就是纯砸钱的阶段。

季风已经做好了完全不进行任何盈利的准备,哪怕是广告投放这块,他都要掂量掂量。

因为这个阶段,是真正圈地跑马,角逐市场份额的重要阶段。

相比起市场来说,盈利这种事情在前期真的不重要。

“温暖,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着急的把软件做好,然后直接上线吗?”

温暖盯着季风,微微摇头。

不理解的不止是她,就连公司的大部分技术人员,恐怕都不理解季风这么做的原因。

季风笑了笑:

“整个公司里,估计也就只有吕全这个深耕技术领域的技术宅大佬,能够猜到我的意思了。”

“只有吕全?”

“是啊,如果把【指尖】app的内容公布出去,曾经那个把【猜你喜欢】技术出售给指尖的赵明诚,应该也能猜到。”

赵明诚?

温暖在脑子里快速过滤了一下这个名字,以前商交处的学长。

不知不觉,都过去一年多了,这个人在卖掉自己的技术后,也不清楚具体在什么地方发展。

“没想到你还会提起他。”

“其实赵明诚也算事业有成,在技术创新领域也有所成就,毕竟能够做出来【猜你喜欢】这种成熟的技术,真不能说这人没本事。

但他失败也是必然的,原因有很多,太膨胀,不知道在创业初期控制成本。

最重要的是,他没有盈利项目。”

“我知道,这就是你先做游戏的原因……”

“嗯,虽然我们给游戏冠以很多名义上的美誉,二次元世界,虚幻的空间,第九艺术等等,但它本质上还是娱乐项目。

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获取资金的优秀渠道。

赵明诚没有资金渠道,拉不到投资后,失败也是必然的。

【猜你喜欢】这项技术的本质,其实就是用户画像,或者是用户画像的延伸。

而我们现在最需要知道的,就是用户喜欢什么。”

“用户喜欢什么……”温暖重复了一句。

用户画像这个名次,在指尖未来内部并不稀奇。

其实每个人的大致画像,通常都可以用猜测来确定。

比如指尖早期做的宝妈、女性用户群体。

她们的购买力画像,主要在于日用品,美妆,生活物品,母婴等等……

相比起她们,年轻男性的用户画像就要复杂许多。

有的人喜欢买手办,有的人喜欢玩乐高,也有人热爱收集斐济杯。

想要更为精准的了解他们的喜好,就要有更为精准的用户画像才行,这就意味着公司需要更大的数据,更多的用户。

“大数据!”温暖终于反应过来了。

眼下是14年,而不是24年。

大数据这个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大数据是个什么玩意。

可温暖不同,她从跟着季风工作开始,就是做数据统计起家的,在消费者群体方面,她对数据的敏感程度,超过公司里的所有人。

大数据这种东西,最最关键的点,其实就在字面上。

大!

一定要足够大。

只有足够大的数据量作为基础,用户画像才能够逐渐清晰,精准,从而达到用数据,推算出用户喜欢的内容。

这就是传说中的猜你喜欢。

第286章 【指尖】创始人大会

用庞大的数据精准猜出你喜欢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听起来挺扯犊子的。可这项技术在商业领域真的非常实用,能极高的提升用户喜爱程度,粘性,商业交易的产品,还会提高成交率和成交额。

至于有人说什么猜你喜欢虽然精准,但却压制了不理性消费。

实际情况其实并不是这样。

到了后期,大数据甚至可以从极少的信息,甚至没有信息的情况下,基于你的数据累积,判断出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或许这个东西开始的时候不那么准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的积累,它甚至比你自己的想法更为准确。

有些东西明明没什么用,但大数据就是会推荐给你,而你看到了猜你喜欢的推荐后,就会产生购买的冲动。

这种直至接近潜意识选择的推荐,才是大数据推荐最牛逼的地方。

“终于感觉到了么?所以我就说吧,即使是最资深的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也会在潜意识中忽略掉数据的重要性。”

温暖闻言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又没什么反驳的理由。

季风说的没错,即使是资深数据人,在眼下这个时代也会下意识忽略数据的意义。

不是觉得数据不重要,而是作为一个数据人本身,会有种自己可以掌控数据,操控数据的膨胀感。

没有一定的视野前瞻性,真的意识不到,玩数据这件事本身,就有极大的潜力。

哪怕大厂都是一样。

其实大数据画像技术早就有了,可深入研发的公司,却几乎为零。

“傲慢是最大的原罪,我陷入了思维惯性,以为人是可以操控数据的。”

提到数据造假这件事情,季风撇撇嘴:

“这一点其实没错,人确实可以操控数据,这会儿网上可是有不少人干这事,嘎嘎乐。”

看着季风一脸鄙夷的样子,温暖这边嘴角抽搐了下:

“我怀疑你在影射某些流量明星。”

“可别,我相信他们都是真材实料的……”

因为对于数据的认知非常深刻,两人都很清楚数据造假这种事情,在流量圈子实在不算什么稀奇的事。

正因为结合某些流量明星的夸张操作,温暖才有了如今的一些感悟。

刷数据有效果吗?

当然是有效的,普通人都是盲目的,也喜欢虚荣和跟风。

第一名或者前十名这些个位置,总是会引来流量。

但流量的终结是什么?

一切还是要回到变现这上面来。

最终的变现,才是用户真金白银付钱的阶段,也是流量作用最真实的阶段。

某些流量明星,动辄几千万粉丝,上亿粉丝。

转发评论多到官方都害怕。

但实际流量变现呢?

他们完全支撑不起一部电影,电视剧,甚至支撑不起一部小短片,一次不算大的演唱会。

说他们圈地自萌,都算客气的。

这也是明星虚假数据被诟病最多的地方,你都几千万粉丝了,哪怕10分之1支持你,你的票房也不至于这么低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