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166章 全美华人金融协会

作者:东人 分类:女生 更新时间:2025-02-14 19:04:54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汽车抵达了安盛中心后,徐良走下车,特地打量了一下面前这栋54层的大厦。

前世2019年这栋大厦被直升飞机给撞了,现场浓烟滚滚,把老美吓得不轻,还以为又是一起911事件。

连纽约州长自己都承认:只要你是纽约人,就会多少有一些9·11事件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一听有飞机撞大楼,脑海中立马浮现当年的景象。

全美华人金融协会今天即将举办的第十三届年会还是比较隆重的,徐良注意到签到台那里已经围满了人。

全是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大部分都是黄皮肤,也有少量白人面孔。

他这次来也没通知别人,所以没人迎接。

看到几个熟人,徐良迈步走了过去。

“啪!”

段勇平感觉背后有人突然拍了自己一巴掌,立马扭头查看。

“徐总,你怎么来了?”

说完,段勇平便意识到自己问的有些多余了。

汉华如今已是全球金融界的顶尖诸侯,‘H&H投资’这种小机构都受邀参会了,主办方怎么可能会遗漏汉华。

“我过来见见世面的,看看能不能认识点新朋友,募集两只新基金。”

徐良话音刚落,在他身后的林君瑞和楚刚都轻笑了起来。

作为汉华硅谷办公室和纽约办公室的负责人,华人在美国金融界的翘楚,他们也收到了邀请。

随着大老板一起来了。

段勇平笑了笑,明白对方是开玩笑。

以汉华在私募领域的知名度,募集资金根本不需要大老板出面。

只要放出风去,就有无数机构抢着送钱。

“这两位是……?”

“我来介绍。”段勇平半转身,“这位是邓峰,不仅是‘北极光风投基金’的创始人,也是‘NetScreen技术公司’的创始人。

04年的时候,NetScreen被JuniperNetworks以42亿美金并购。”

徐良恍然,看着对方儒雅的气质和长相,脑海中恍然浮现出前世的记忆。

“原来是邓先生,久闻大名。”

“徐先生客气了,在您面前,我这点名气不算什么。”

段勇平身体转了一个角度,把另一边长相酷似老农的中年人让过来。

“这位是朱敏,赛伯乐公司的创始人。”

这位也是大牛。

96年创立网讯公司,两千年上市后,市值很快过了十亿美元。

2003年,网讯被福布斯评为五年中成长最快的25家IT公司之一。

网讯的技术被IT析家称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通讯观念”的技术,并列入“能改变世界未来的十大股票”。

而著名IT顾问公司IDC则称网讯为‘通讯史上的革命’。

就在今年,网讯被Cisco以32亿美金收购。

真正让徐良印象深刻的是对方创立的赛伯乐公司,对方11年总管理资本超过1000亿,最高回报率300倍。

当初他教培公司募资的时候,赛伯乐就是当初洽谈的投资方之一。

所以对其比较了解。

除了了解,还有些羡慕。

对方有个好媳妇。

不仅把他一路送进了浙大和斯坦福,还把两人的儿子培养成了科大少年班,以及斯坦福最小的学生。

父子同校,一时传为美谈!

“朱先生大才,我早就知道。05年的时候,汉华还力邀朱先生加入公司,可惜最后还是没能成功。”

徐良微笑道。

“能被徐先生看重是我的荣幸。”朱敏连忙道。

那时候他已经决定创立自己的投资公司,当然不会再答应汉华的office。

众人打过招呼后,徐良又介绍林君瑞和楚刚给两人认识。

周围有不少前来参会的华人、白人都认出了徐良,不过看一群人签完到就往里走了,也就没上来混脸熟。

“你们怎么跑来参加这个年会了?”徐良边走边问道。

“跟你一样,过来认识点新朋友,募点资,还等着米下锅呢。”段勇平笑道。

从汉华离开创立自己的投资基金后,这两年已经渐渐在美国华人创投圈打响了名气。

朱敏很健谈,并没有因为初次见面就变得拘束。

“我们其实很早就加入了全美华人金融协会,这家机构是大陆留学生在九十年代创办,最初总部还在斯坦福,影响力只局限于学界,后来协会搬到了纽约,影响力开始渗透向业界……”

听完他的介绍,徐良笑着点了点头。

全美华人金融协会还是有点分量的,是美国最大的华人金融协会,有多达7000名个人会员。

包括世界各大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金融咨询服务公司的华人研究人员和经理,及各主要学术研究机构的华人教授和学生,企业会员及赞助商则包括华夏银行、中金、嘉实基金等等。

在TCFA历任的二十多位轮值主席中,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回国发展,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单位担任了重要领导职位。

在国内也颇有些影响力,人行的川行长、央行的纲行长都曾出席参加过TCFA在国内的会议。

经济学家吴敬琏自90年代开始就是TCFA财经简报的忠实读者,国内很多金融机构也是通过这个协会招募到了许多在海外金融机构工作的人才。

要概括总结一下的话,大概就是金融领域的交流会,为中美之间金融领域的人才、商业流动搭建了一座桥梁。

同时也为留美年轻人提供职业和人生帮助,比如定期举办面向学生的股票交易大赛、招聘会、职业分享座谈等等。

“朱大哥,你怎么把公司给卖了?”林君瑞插话进来问道。

前段时间,思科以32亿美元现金的交易方式收购了朱敏与印度合伙人共同创办的网络会议及网络通讯服务商WebEx网讯。

“卖了好啊!卖了省事!”

朱敏笑呵呵说道,脸上似乎一点也没有负面情绪。

“网讯去年收入3.8亿美元,净利润4900万美元,思科的收购价给出了60多倍市盈率,比当天股票收盘价还溢价了23%。”

林君瑞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可惜,他挺看好网讯的,正准备C轮的时候追加一笔,多占点股权。

现在公司卖了,增加了太多不确定性,他也不想再投了。

“那就好!这么多钱到手,老大哥也可以享享清福了。”

“那可不行。”

朱敏猛摇头,看向徐良,以试探的语气道。

“徐总,你们青龙基金什么时候还募资,我也想投一点。”

此言一出,段勇平、邓峰也看了过来。

汉华的青龙基金,是私募股权领域绝对的王者,连续四年位列各大基金回报率排行榜榜首。

绝对的超级明星。

基金份额等闲别想拿到。

“青龙基金近期没有募资计划,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等新一期基金募集,我优先给你们打电话。”

年初募集了1000亿美元的青龙基金,已经吃饱了。

“哈哈,那我可就等着您的电话了。”

朱敏笑道。

“呵呵,放心。”

过去这个话题后,众人继续聊天。

熟悉的人自然聊得更多。

林君瑞问道:“朱大哥,埃里克呢?他去哪儿了?”

“哦,你说袁征啊,他跟随交易一起加入思科了,担任工程副总裁,负责思科的协同软件开发,你打听他干嘛啊?”

林君瑞笑道:“没什么,我就是觉得他挺适合创业的。”

朱敏认真点头:“那是一棵创业好苗子,工作起来不要命,他要是创业的话,我也要投他的。”

“你可别吃独食,到时候可要给我们汉华留一份。”

“呵呵,大家都是朋友,有钱一起赚。”

徐良挑了挑眉,他不知道什么埃里克,但对袁征可不陌生。

这个人就是视频会议软件Zoom的创始人。

疫情时期,公司巅峰市值曾达到一千多亿美元。

不仅红透美国,也轰动了华夏创投圈。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后来的大佬,现在居然还是‘网讯’的员工?

好在让他放心的是,林君瑞已经抓住了机会。

zoom这块肥肉,汉华起码能分上一杯羹。

不过他隐约记得,除了袁征外,网讯走出来的成功创业者还有很多。

这些人作为创始人参与创办了声网、YY多玩、Zuora祖睿、个推(每日互动)等一堆中美上市科技公司,以及十几个并购退出项目。

请...您....收藏6...9...书....吧....!

因此,前世业内人士编了一个“网讯十君子”、“网讯创业黑帮”来形容网讯的人才济济。

朱敏在选拔人才这一块的确有眼光确实厉害。

就在徐良开口打算套话的时候。

“徐总,你也在这啊?”

一旁突然窜出来一个人,吓了徐良一跳。

定睛一看,面前已经站着一个正咧嘴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的三十多岁的青年男子。

“老张,你也来参会啊?”

张雷笑了笑,“手头上没什么事,就过来看看,学习学习。”

高瓴资本刚成立的时候,徐良就通过汉华收购了对方30%的股权,然后又做GP投了5000万美元。

后来高领成立的几只基金,汉华都有投资。

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两亿美元。

张雷也没辜负他的信任,高领成立两年时间,浮涨便超过了一倍。

正因为有这样的联系,双方的关系一直很亲密。

高瓴也是徐良精心挑选的汉华外围基金之一。

笑着聊了两句后,徐良把他介绍给身旁的几人认识。

毫无疑问,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比他更牛叉。

所以,日后的资本大佬,如今也只能站着如喽啰。

一群人有说有笑的走进了会场,由于座次没安排在一起,便分开了。

徐良和林君瑞、楚刚在会场上千双目光的注视下,走向了第一排的席位。

“是金凯撒,他来了!”

“徐良来了!”……

看他进来,大厅中瞬间轰动起来。

徐良虽然年轻,但多年的成功,让他成为全球金融界最受关注的权势人物!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视线的焦点。

后面的动静,自然引来了前几排大佬们的关注。

华美银行CEO吴建民、第一证券CEO刘锦杭、国泰银行董事长郑家发、国宝银行董事长孙启诚等一大堆美国华资银行家,连忙站起身跟这位全球金融巨鳄打招呼。

要是能把汉华这种级别的企业客户拉进他们银行开设账户,可以直接让他们银行相关业务规模往上打几个滚。

但话又说回来,强者向来只会与强者联手,汉华要是提出贷款几十亿美元的请求,可以直接把他们银行贷空。

所以,让汉华来他们银行开设账户,几乎不可能。

但大部分人还是想尝试一下,万一成了呢?

即使开设一个分支账户也受用无穷了。

徐良向一众银行家一一回礼,还特别多看了国宝银行董事长孙启诚几眼。

这家银行名字挺特别的,叫国宝。

对方也的确是在国宝之乡长大的,抗日战争时曾随家人从魔都逃到渝州躲避战火,其父作为当时的大企业家还在渝州建立了大型孤儿院,收留了成千上万因为大轰炸而失去父母无家可归的孤儿,在渝州德高望重。

解放前,其全家人移民到了香港,后又到了美国,孙启诚就在纽约唐人街创办了国宝银行,银行规模很小,只有六家分行,主要服务华人社区。

徐良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主要是因为孙启诚和他的国宝银行在次贷危机后出了一次大名。

还有导演根据他们一家人的遭遇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国宝银行:小到可以进监狱》,这部片子还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次贷危机中,贷款滥发,银行打包次级贷款卖给房利美,再由房利美加工成CDO继续往下卖,一层坑一层。

国宝银行也没免俗,随大流一起这样干了。

接着,吊诡的事情就发生了。

国宝银行打包卖给房利美的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贷款手续、文件存在伪造嫌疑。

检方将此解读为将不良贷款伪装成优质资产,间接造成投资人损失,并构成盗窃罪在内的近200项罪名。

雷曼、AIG这些捅出几千亿美元窟窿的大鱼都没事,偏偏国宝银行这个只有6家分行的小银行被起诉了,成为了全美在次贷危机中唯一被起诉的银行。

说白了,就是捡软柿子捏,金融危机要找一只替罪羊,又是华人创办,又是小银行的国宝银行,正适合拿来明正典刑!

但孙启诚拒不认罪,他的四个女儿辞职陪着父亲一起打了五年官司,花了上千万美元的律师费,才终于打赢了官司,洗刷了所有指控。

这件事情称得上是扇了美利坚民主一巴掌,也暴露了美国社会对华人根深蒂固的歧视。

与一众银行家随意寒暄了两句后,徐良和楚刚、林君瑞挨着坐在了一起,静静等待会议开始。

等到九点整的时候,主持人开始上台讲话,宣布此次年会的主题是:

“全球金融市场:挑战与契机”。

接着,TCFA轮值会长汤晓东进行了开幕演讲。

徐良坐在台下认真聆听着,他对汤晓东有些印象,对方回国担任了证监会国际部副主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广发证券副总、贝莱德集团中国区主管。

看起来混的越来越差,职位越来越低,其实不然,贝莱德是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资管规模已经快达到10万亿美元了,并且其还成为了中国第一只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

在此之前,外资参与的公募基金全是合资基金,名字也是倒土不洋的,例如上投摩根、交银施罗德……

汤晓东之后,轮到了美国前副财长、花旗集团副总裁杰弗里·谢弗发言。

其先高度赞扬了中国金融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成就。

接着表示道:希望中国金融业能够认真汲取美国在发展金融业过程中所总结的经验教训,加强金融业的监管与调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云云。

尽是一些场面话,徐良听的昏昏欲睡。

不过他也理解,花旗银行这是在向中国主要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示好,以图方便。

今年来到现场的,就有很多国内银行、券商、基金、证监会、银监会的头头脑脑。

再接着,穆迪信贷评级公司、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瑞士信贷集团、摩根士丹利等世界著名金融公司的华人中高管依次进行了发言。

时间渐渐流失,等这些人全部发言结束后,已经快中午了。

本来主办方还安排了徐良在上午的主会场压轴发言,但被徐良婉拒了,于是就换成了楚刚代他发言。

“下面,让我们有请汉华集团合伙人楚刚先生发表专题演讲——凛冬将至。”

在热烈的掌声欢送中,楚刚走上了台。

他拿起话筒,目视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掷地有声:

“一直以来,华尔街被全世界的投资者视为圣地,但是我今天在这里要提醒各位投资者:对华尔街保持警惕!”

话音刚落,刚才还有点喧闹声的千人会场立马变得安静了,落针可闻。

徐良笑吟吟的看着台上,旁边林君瑞凑到他身边,轻声问道:“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能有什么问题?”

徐良浑不在意的说道:“论坛嘛,畅所欲言就是了,我们汉华作为大型金融机构,还是有必要在市场发出我们的声音。

你看其他机构,一天天的蹦跶那么高,把自己当成意见领袖了。

不过他们做得对,市场话语权还是要尽量争取,以一司之力,搅动市场风云。”

林君瑞点点头,不再多言,反正又不是老板亲自下场,由高管打前站,进退有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