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元城,周绪姑且是明察暗访了一番,甚至还混在人群里,参加了一次礼拜仪式,然后发现在国教的运作之下,这边气氛意外的好,民众们的凝聚力也很高。
同时,酒楼、饭馆和街边的茶铺里,说书人们也都在发挥作用,上面颁布的政令、消息,几乎都能畅通无阻的传达下来。
一番视察下来,这边的情况让周绪感到满意。
“走吧,小李,你去安排一下,我们差不多该动身了。”
听到这话,全程作为向导随行的石磊亲兵赶忙表示……
“那属下这就去通知将军。”
“不用了。”
周绪摆了摆手。
“让他该干嘛干嘛吧,也没什么事情要他过来。”
“是。”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对于他们这位帝皇也算是有所了解的小李,此刻也是一点都不磨蹭,直接应下。
骑上快马,一行人穿过山关城,便算是正式离开了新北区。
从山关城到安陵城的这一段路,姑且是经过了简单的铺设,和早年那纯纯的野路不同,在拓宽了路面的同时,也平整了许多,基本能够确保马车能够快速通行。
毕竟作为一个现代人,‘想要富,先修路’的道理,周绪还是知道的。
这条路如果不拓宽出来,新北区的发展只会比现在还要更差。
走在这条路上,周绪的视线一直在打量沿途那延绵的高山。
新北区和新南区这两块区域,说白了就是被这一片群山给一分为二的。
对这片群山,他们早在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初步探索,将生存在这山里的原始部落全部收编起来了。
但这山体里面有什么,这会儿还真就暂时无法确定。
受到时代技术的限制,这山上无论是要展开深度的勘探工作,还是开采工作都是非常困难的。
别说是他们现在了,就算是现代社会,在大山里面搞发展建设,也是一个大难题。
像什么山城之类的建设,他现在肯定是搞不起来了,技术力倒是其次的,主要是没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还有时间。
有那么多的钱,他去大力发展一下南部,或者东北地区,亦或者火山岛,哪个不比死磕山城靠谱?
甚至真要说起来,群山地区那么多年下来,也还是那几座村子呢,到现在也没大力发展过,怎么轮也轮不到这边呀。
不过这山上的据点哨站,还是要建立的。
这属于是内部布防问题。
假设新北区沦陷,哪怕是沦陷一半,敌军也存在着避开山关城的关口,亦或者后方的三角布防,直接翻山入侵新南区的可能性。
不能说现在没事,就不去搞这个。
真到了出事的时候,你再想着去建造这个据点哨站,哪里还来得及?敌人直接打进来了!
早在周绪率军出征之前,打算在这边群山之上,设立多处山地据点的项目,就已经提上日程了。
【算算时间,这个项目今年是不是该开始了?】
他这会儿毕竟是带兵在外,对于很多项目的具体进度,还真就没那么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一行人顺利的抵达了安陵城,进入了新南区。
新南区这边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毕竟这几年,他们大周的发展重心一直都是在南部和新开发的东北地区。
在劳动力和资源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其他地区的发展,肯定是得先缓缓的。
不过这对于新南区这边的影响其实不大。
毕竟在这之前,他们大周重点发展的就是新南区,如今也算是他们大周内部经济发展的重地。
别的都不说,那繁华程度的确不是新北区那边能比的,这一点,一进安陵城就能明确的感受到。
早些年的安陵城,由于在这边属于是边境城池的缘故,内部发展并不好。
但随着梁国被大周吞并,成为了大周的新北区,安陵城摇身一变,直接成为了连接新北区和新南区的贸易重地,快速带动了一整座城池的贸易发展。
一整个发展进度,一下子超过了原本发展更好的西山城、黑石城和黄沙城,在新南区这边跻身前列。
穿过安陵城,中间如果要去黑石城歇脚的话,那还得稍微绕一段路,周绪没这个打算,直接走最短路线,以最快的速度朝着绿林城赶去。
相较于位置偏远的新北区,新南区这边由于直接有水路直通黑月城的缘故,周绪时不时的还是会过来视察一下的,对这边情况相对比较熟悉,这会儿也是没有要多做停留的意思。
主要是他想要赶在入夏之前回到黑月城。
在穿过绿林城,朝着绿林港口赶去的路上,周绪终于看到了新的变化。
是铁轨!从新南区通往新北区的铁轨铺设工作,终于正式展开了!
这也是早就提上了日程的事情,但由于内部财政问题,被适当的延后了。
这一条铁路的起点,直接设立在绿林港口外面。
绿林港口可以说是大周目前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连接着黑月城、南部地区和新南区的经济发展。
基本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资从其他地区运到这边,同时也有大量的物资从绿林港口这边送出。
铁路起点设在这里,可以直接连接港口的船运,大大提升一整个运输效率。
当然,现阶段的铁轨还仅仅只是穿过了绿林港口外的峡谷,铺到了木精灵村庄外围。
按照原计划,这边第一条铁轨的路线是从绿林港口外开始,一路向外铺设,穿过绿林城,在黑石城那边设立一个站点,再穿过安陵城,抵达山关城,山关城继续往外延伸,在元城设立站点,最终站抵达平原要塞。
沿途一共经过五座城池,直接连通新南区和新北区的运输路线。
当然,考虑到新南区和新北区这边的情况,周绪与相关部门早先就有分析过,这条路线不可能是纯军用的,主要是用于这两块地区的发展。
因此在这一条线路上,他们也是尽可能多的在不需要绕路的情况下,给沿途的一些城池设立站点,以便这条铁路的铺设,为这些城池的发展提供更多便利和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