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详的预感笼罩在所有人心头。
外客们轻快了三天的脚步重新变得沉重了起来。
而当他们抵达咸阳宫,又一道关卡出现在他们面前。
“止步!”
一队宫门卫拦在众人面前,沉声喝令:“非大秦秩五百石以上之官不得入朝!”
“赐座!”
但新晋侍郎冯劫却已搬来一个软榻,放在了高台之下第一排,拱手一礼:“请!”
一名名宦官充当人肉喇叭,将传召之令送去宫门。
因为那个时候的熊启是以大秦自己人自居,魏缭和隗状是毫无功劳的外人,凭什么担任三公?
可一封逐客令却让熊启和这两个人站在同一起点,有了同一个标签,让嬴政循着这个标签同时拔擢了三人!
一时间熊启倒是不好反驳。
所以嬴政不吝夸赞,生怕旁人不知道嬴政看重李斯
李斯赶忙拱手再礼:“谢王上盛赞!”
在这之前,熊启可完全没听说过大朝议的消息。
“擢典客腾夫为内史!”
浜屽叚板朵笁:c板朵簩鍥:c板堕浂a:c鍥涗竴涓::涓涓浜岄浂
“而不是贪得无厌,索求无度。”
可下一瞬熊启就悲哀的意识到,逐客令针对的是楚系外戚,可撤销逐客令却非是为召回楚系外戚,而是为对天下外客敞开大门。
跟着宦官进入宫门,登上长长的阶梯,熊启终于步入麒麟殿。
看着垂首的熊启,嬴政嘴角扬起一丝不可为人察觉的弧度。
可这些朝臣依旧山呼着打断了他的话头。
当大秦取消逐客令,楚系外戚是否回归大秦对大秦而言便不再重要。
三言两语间,三公九卿满员!
来了来了!
“王上听得进劝,却不代表我等可以在王上成令已下之后直言驳斥。”
嬴政终于看向熊启:“熊相方才上奏,是有何谏?”
熊启眸光一凝:“本相坐于此?”
苦等许久的正式任命终于来了!
熊启迫不及待的起身高呼:“拜谢王上!”
知道形势如此,熊启未曾自取其辱,安静的坐于高台之下。
李斯却又非吕不韦臣属且担任了数年侍郎,能得到嬴政的信任,嬴政也敢于重用李斯。
李斯没有半点推拒的意思,更没有假兮兮的说一句自认德不配位。
嬴政略略颔首:“之于隗相之谏,熊相可有所谏?”
赵高昂然而呼:“传召李斯李通古!”
卫兵拱手一礼:“诚是如此。”
是啊。
楚系外戚一开始的计划可是夺取左右二相并至少四尊九卿之位的!
与李斯有着类似身份的人还有几名,但李斯却第一个针对逐客之事上奏谏书,即率先入了嬴政的眼帘,又展现出了自己的魄力与执行力。
李斯坐入第二排的九卿席位,嬴政继续开口:
“得李廷尉之谏后,寡人深思之,又传召谏客、行人,方知外客之中有多少贤才!”
“诸爱卿若有贤能之才,皆可上奏。”
“传寡人令!”
看到再次进入这座大殿的熊启,一众朝臣目光复杂,却最终化为统一的呼声:
“拜见相邦!”
相邦之位不过是嬴政丢给熊启的肉骨头。
魏缭坐在熊启右边淡声开口:“王上厚待我等外客,我等外客便当以国士报王上。”
熊启心中大恨。
但熊启依旧起身,沉声开口:“王上,臣有谏!”
不少老秦人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默默感谢不在朝中的嬴成蟜。
但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却是魏缭和隗状一左一右夹住了熊启!
冯劫讶异反问:“不然呢?”
熊启眼皮子跳的更厉害了。
嬴政笑而颔首:“寡人一时之失,险些令我大秦痛失人才!”
这是新一朝朝臣对他的示威!
隗状肃声道:“臣得大王恩重,就任御史大夫。”
那就是威胁!
赤裸而毫不遮掩的威胁!
熊启下意识的就想走上高台,坐到吕不韦曾经的位置上。
“本相入宫问个清楚!”
“若是外臣,当提前通禀!”
可老秦人们是满意了,熊启却大为不满!
隗状继续说道:“候奄处存档了大量官吏之罪证,却均未进行审判。”
“唯!”
朝中势力争斗不休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可事已至此,他又能如何?
只能沉声吩咐:“劳诸位于宫门之外等候。”
嬴政确实需要人才,楚系外戚所提供的数千名官僚人员对于大秦而言也大有裨益。
“擢外客隗(Wěi)状为御史大夫!”
熊启当即拱手:“臣以为,王上改令而寒外客之心,若再追究前罪不利于外客来秦。”
最渴望的称呼被高呼而出,熊启心中却没有一丝欣喜。
“熊相能够回朝,寡人心甚慰之!”
从席位上看,魏缭和隗状分别坐在熊启身边拱卫着他。
数千名外客中,仅有熊启一人重新获得了官身,也仅有熊启一人可以通过这道槛。
“擢李斯为廷尉!”
熊启余光看向此二人,方才升腾而起的喜悦之情削弱了大半。
“擢将作少府令赢迫为太仆……”
“入秦以来,臣便彻查我大秦百官,发觉问题重重!”
“擢原御史大夫熊启为相邦!”
看着那些大筐,熊启眼皮子直跳。
然而熊启的话音刚说出口,就被山呼所掩盖。
嬴政温声发问:“隗左相何谏?”
熊启刚刚落座,嬴政就沉声开口:“前番寡人有失,幸得李斯所谏,方才得以免去损大秦而肥他国之事。”
李斯:???
啥玩意?
我成九卿了!
李斯懵逼,李斯狂喜,李斯赶紧拱手:“臣,拜谢王上!”
隗状也随之起身,拱手一礼:“王上,臣有谏!”
熊启很难不认为这场大朝议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隗状坐在熊启左边笑了笑:“熊相若有何谏,大可下朝之后再谏。”
他们想象中的礼遇没有出现半点,而今他们都已经自己走到宫门口了,却连入宫都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