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一个尖锐的问题被嬴政搬上台面。

太行山惨败令得大秦折损了一员大将,更令得二十余万将士战死沙场,让大秦本就单薄的人口雪上加霜。

但这还并不是最大的威胁!

桓齮本就是为挡住李牧所部而出征。

而今桓齮惨败,嬴成蟜、王翦、蒙武三部还正在外征战。

不是没人尝试过绕开函谷关。

“然,仅凭如此残兵败将,臣以为将军辛梧恐难阻赵军太长时间。”

跟随着魏缭手中木棍,大秦群臣似是已能看到两支兵马在大秦腹地纵马飞驰!

但今日,这座对于大秦有着重要意义的雄关却可能会沦陷到敌国手中、成为阻挡秦军回援的最大难关!

这让所有朝臣的心情都颇为复杂。

魏缭说的合情合理。

“如此一来,赵国打下的胜仗,却唯独赵国不能得享胜果,反倒是需要承受重创!”

否则,赵国岂不是要成为冤大头了?

王贲淡声道:“秦赵之间仇深似海。”

在第五次五国伐秦之战时,即便吕不韦的计策失败,只要吕不韦能长期坚守,庞煖所部也会因粮草匮乏的问题而不得不撤军。

王贲手中木棍重重点在咸阳城的位置:

“一路出太行后夺取河东地,并为赵军肃清辎重运输之途。”

“即便赵武安君坚守一段时间后败走,我大秦新附之地恐也会尽数沦丧!”

“但没有大秦,对赵国而言很重要!”

“而后继续分兵,偏师由蒲坂顺黄河而下,攻打阴晋,并借阴晋地利卡死渭水,以此阻我大秦回援的函谷关守军。”

“若本将为赵武安君,本将不会为这支缺少粮草的残兵败而浪费我军兵力。”

群臣当即拱手:“唯!”

“故而微臣以为,当尽一切可能征募青壮增援函谷关,函谷关绝对不容有失!”

魏缭当即拱手:“臣请坤舆图!”

“就连已经灭国的故韩、故魏都有可能推举王室血脉,重立国家、瓜分疆域。”

嬴政毫不犹豫道:“准!”

魏缭和隗状二人的话语让御书房内的气压格外低沉,更让嬴政的脸色满是沉重和不甘。

“昔年五国纵约伐秦之际,赵将庞煖便是令春申君率偏师纠缠函谷关,主力绕开函谷关,出太行走蒲坂渡黄河而往咸阳。”

滏口陉惨败如斯,所有秦军都在一门心思跑路,哪有时间和能力去探查赵军?

“若赵武安君果真一战破我咸阳城,势必会令得大秦全境动乱。”

一张巨大的缣帛被铺在御书房的地面上,其上详细绘制着秦境地形。

如果李牧所部依旧拥兵二十余万的话,那大秦从哪儿能划拉出可以与之对战的兵力?

大秦早就已经将所有力量都押在了战场上!

随着大秦腹地对前线的屡屡增兵,函谷关守军仅剩万人。

自大秦夺取崤函通道、建立函谷关后,函谷关便成了大秦据守关中地最为重要的屏障。

站在国家的层面上来讲,赵国切断秦国腹地和关东地联系、纠缠住秦国主力,而后配合诸国夺取秦国疆域是对赵国最有利的做法。

但之所以诸国都会先破函谷再入关中,就是因为在当今时代,函谷关乃是由关东入关中唯一的一条坦途!

如果不夺函谷关,要么就走南方的武关,或是北上绕行黄土高原,亦或是走太行八陉入关中。

“天下皆知大王与长安君情义深厚。”

“趁秦军主力远在楚地、回援不及的时机,本将会速取咸阳。”

“若赵军果真行此策,楚、赵二国,甚至是齐国都势必会趁势侵吞我大秦疆域!”

李牧难道还要效仿庞煖那失败的计策吗?

王贲淡声道:“天下间没有绝对安全的辎重线。”

辛夷当即道:“此战赵国明出兵力三十万。”

但这些道路或是遥远或是崎岖,走这些通道入关中,粮草辎重的运输将成为一大难题,势必无法久战!

各县守军少则数百,多也不过是两三千人。

身为在邯郸城度过童年的人,嬴政很清楚秦赵之间的仇恨究竟有多深。

但仅仅只是因为这一场战役的失败,嬴政登基以来所取得的所有胜果就可能会尽数沦丧。

魏缭只能根据现有的简陋消息加以分析:“臣以为,在将军蒙武于东牵制赵国的情况下,赵王不召赵武安君回返邯郸已是不易,等闲不会再投入重兵增援赵武安君。”

“一路直扑函谷关,趁我军主力尚未回援的时机强攻函谷关,并在夺取函谷关后借函谷关地利阻隔我军回援的兵马。”

“由是此,近几年我大秦着重修葺太行、蒲坂、蕞地一线城池,并增兵两侧城池。”

身为魏人,魏缭早就知道秦赵之间的矛盾,但秦赵之间的矛盾已经深到如此地步了吗?

魏缭不由得看向嬴政。

“此战军略,就根据赵武安君所部拥兵二十至二十五万进行谋算!”

嬴政做到了。

“然,楚、齐、燕等国却可以趁着赵国被我大秦主力纠缠的时机,侵吞我大秦疆域。”

历代秦王的心愿就是打开东出之途,让大秦走出函谷关。

“本将在脱离太行山后会即刻分兵,偏师入河东地,打通从太行至蒲坂的道路,并向两侧扩张,保此路不失。”

魏缭又看向辛夷:“可知赵军所剩兵力几何?”

“将军辛梧已在派遣斥候查探敌情,一旦探查清楚,便会即刻传回军报。”

若战局果真如此发展,那嬴政非但没能开疆扩土,其在位时期的疆域面积甚至可能还会逊于庄襄王在位时期!

不止如此,这一战折损的将士已让大秦损了部分元气,倘若战局果真按照魏缭所说那般发展,那大秦必会元气大伤,至少也需要十年的修养才有再战之力。

隗状断声道:“此策尤险!”

王贲已不敢小觑李牧,而是提起最大的警惕去看待李牧。

“若是易地而处,本将就会如此行军!”

“长安君势必会引我大秦主力猛攻赵国,为大王报仇。”

“今关中地兵力稀缺、丁口单薄,而赵武安君携兵二十余万而来,何惧增兵押送?”

“滏口陉一战赵军借地利而战,其自身所承伤亡理应不会太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