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如烟 第五十四章 变计

作者:芝麻树 分类:网游 更新时间:2025-02-11 13:53:08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马车咕噜噜地往前走。

两人这一番谈话直接从下午谈到了晚上,夜色挥洒在大地上,除了达官显贵们的宅院,也只有那茶楼酒肆与那烟花之地点起了辉煌的灯火。

季书坐在车中充满了兴奋,他原本只是想见一见蜀国这位反复无常的顶级谋士罢了,但此行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回到了暂住的王宫,季书没有回他住的那间大殿,而是直接去见了周瑜。

二哥,二哥!大才啊!那法正真的是王佐之才啊!

见到季书带着陆逊兴奋地走进大殿,正在吃饭的周瑜无奈地笑了笑。

呵,听出来了。吃饭没?在我这一起吃个饭。

季书在旁边的桌子坐下,却拒绝道。

不了不了,待会我还要回去吃,就怕月英在等我。二哥,我急着过来,就是想跟你商量商量,这法正先不杀了。

身后正要跪坐下来的陆逊差点跌倒,感情原来你们是要去杀他的啊!

陆逊有些无语地看着自己的老师,要是早知如此,他去法正府上时就穿一身盔甲去了,穿个便服带着一把剑能抵什么事?好在没出什么意外。

周瑜沉吟了片刻,皱着眉叹了一口气,无奈地笑了。

既然是三弟你亲眼见过后的决定,那二哥信你,便等大军班师回朝再做决定吧。

季书似松了一口气,起身抱拳道。

谢二哥,那小弟先回去吃饭了。

说着就往外走,陆逊急忙起身向周瑜行了一礼才追着季书离开了。

等两人都离开了大殿,周瑜微笑着的脸却阴沉了下来。

陶褚。

在。

话音刚落,周瑜身后的阴影里走出了一个黑衣剑士。

周瑜沉声道。

让罗网的刺客制定计划,明天早上我要听到法正的死讯。

这?

黑衣剑士愣了愣,犹豫片刻道。

尚书令大人要保法正,太常何故如此?

周瑜放下手中的碗筷,脸色不渝道。

正是因为子渊要保法正,他的危险才超出了我预期。

大楚需要人才,像诸葛亮这样的忠义之士,哪怕追缅旧主,我都能容他。五年十年,我可以等到他愿意为大哥效力。但法正这般背主之臣,左右朝政操弄人心,能力越大越是危险。所以之前我们的想法都是弃掉这个隐患,但短短一个下午,子渊就改了主意。

我不知道他给子渊灌了什么迷魂汤,但是绝不能让他回建业去。若子渊知道后怪罪你,你就说是给我办差。

黑衣剑士听到这里,低头抱拳道。

大人言重了,只要是为了楚国社稷,属下万死不辞。方才只是担心因此事让大人兄弟之间生出嫌隙,属下这就去办。

说完,剑士便转身离开了。

周瑜似乎也没了胃口,看着一桌子佳肴微微出神。

另一边。

季书已经回到临时住所。

师父,那我就先回军营了。您好好休息。

陆逊送到殿门口,转身就要离开,忽然就被季书拉住。

进来吃个饭再走。

这。

陆逊矫情道。

会不会打扰你和师娘啊?

季书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打扰什么?滚进来吃饭。

得咧!

黄月英见两人回来,连忙让宫人把饭菜端了上来。

陆逊一边吃,一边向师娘问好,只有季书埋着头只是一个劲地吃饭。

月英显然是比陆逊要更了解季书,见状不由坐到身边垂头问道。

不是去见了几个大臣吗?怎么了,有心事?

季书狠狠扒了几口饭菜,又喝下一大杯茶,这才叹气道。

还不是为了那个法正!在蜀国朝堂不消停,这还没到楚国朝堂呢,事情就按不住了。

季书抓住月英的柔荑,细声说道。

此人原本是要杀的。但我今日见了才知此人的才情难以计量,得此人,楚国之幸啊。

我原想和二哥讨论一番,你知道的,这种国家大事我们兄弟间也是常有不同见解的,但刚才我和二哥一说,他就同意了。

月英听到此处,好看的眉毛微微皱起,说道。

那二哥怕是起了必杀之心。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知道二哥打算什么时候动手,夜长梦多,我打算今晚就带着法正赶路返回建业城。只要见了大哥,不管大哥如何决断,我和二哥也都无话可说了。

陆逊在边上吃着饭菜,越听越不对味了。他筷子一丢,恼道。

哎哟,我就知道,师父你请吃饭肯定没好事!

季书笑着瞪了他一眼,摆起架子说道。

快吃!吃饱了,去军中调一百精锐保护法正,晚上随我赶路。别忘了告诉文长,等我们走了之后下一道门禁,任何人都得明早才能出城。

军队的控制权在季书手上,时间就在季书这边。

说完,也不管陆逊幽怨的眼神。季书转头看向月英,柔声道。

我走了,二哥他肯定走不了。成都这边要处理的事挺多的,只能辛苦一下你了。

你只管放心去就是。怕就怕你稀罕的宝贝,大哥瞧不上。

月英的美目白了季书一眼,起身帮季书收拾起碗筷。

······

建业城,此刻正处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中。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出动三万大军只是王上为了报荆州一箭之仇,要打下蜀国的永安郡罢了。毕竟蜀国坐拥十万大军,临战征调还能多出数万,单从兵力上看并不比楚国弱多少。

谁知才两三个月过去,就传回了成都陷落蜀王归降的消息。

哪个楚人不震惊?

哪个楚人不自豪?

这段时间孙策的心情也是格外的好,此刻,他正在一座偏殿里批阅着各地的奏章。大乔则站在他身后,给他轻轻地按着肩膀。

启禀王上,尚书令大人带着一人在殿外求见。

谁?你说谁求见?

孙策看着进门的侍卫一时没反应过来。

尚书令大人带着一人在殿外求见。

子渊回来了?

孙策迷茫地抬头看了眼身后的大乔,他甚至还没收到在益州的大军开拔返回消息。

快把我的大功臣请进来。

见侍卫领命离去,孙策放下笔,苦笑着站起来对大乔说道。

这次,子渊能拿下益州可是立了奇功啊。我本打算等大军班师出城迎接的,现在可倒好,回到家门口了我才知道。

孙策一边说着,一边就往外走。大乔跟随在身后,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

三叔想必是有急事与你商议才赶了回来,那臣妾就先告退了。

没那么多规矩!子渊也不是外人,你去叫人准备一桌酒菜带来,我们一起给子渊接风洗尘。

两人说话间,季书已经走进了大殿,身后还跟了一个生面孔,乍一看只觉是个儒生。

大哥!嫂子!

季书刚要行礼,孙策已经拉住季书的胳膊往里走了。

你小子,回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你嫂子连酒宴都没准备好。

你们先聊,我去给你们取酒来。

说着,大乔就出大殿去了。

季书这才来得及向孙策介绍了法正。众人各自落了座,季书就讲起了这次出征的大致情况,接着就讲到了法正提到的楚国的隐患。

孙策听罢,自然虚心向法正请教,三人从楚国的隐患谈到了解决的办法,从法制又讲到了具体如何立法,从哪方面治理建立一个完善的国家体系,从中央制讲到封建制,从土地分封出去的弊端讲到集权和分权的办法。

这一谈就是一天一夜。

大乔带来了酒宴,众人就一边吃一边谈。夜色降临,众人就点起灯火,秉烛夜谈。甚至第二天的朝会,孙策都没有参加,一直谈到了第二天下午。

最终,季书带着法正离开了。

孙策略微疲惫地躺在坐榻上休息,大乔走了进来,把他的头轻轻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枕着,给他按摩起脑门,嘴上不禁抱怨道。

有的是时间,急什么,别把自己累坏了。

孙策闭着眼睛,脸上露出安心的神色,口中却叹息了一声。

你不懂子渊这次给我带回了什么样的人才。排兵布阵纵横千军万马,我有子义子龙这些绝世骁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有公瑾子渊这样的奇谋之士;安民立政通达政令民生,我有子纲子布这样的善政官员。然而,能使楚国立万世之基业,流芳千古,必此人也。

益州是上天赐给我成就帝业的基石。孙策愚蠢啊!竟今日才来取下。

说完,孙策便喃喃着进入了梦乡。

请收藏本站:sbi05。笔趣阁手机版:sm.bi05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