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问长生 第92章 道德

作者:阜长庚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4-05-27 14:08:34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紫阳书院虽是在彻查奸细,弄得上上下下鸡飞狗跳,但任课的先生一个个却是爱岗敬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一把年纪的陶士稷,一手捋着胡子,一手捧刻着《天命章》的竹简,眼皮也没抬一下,便精准地提问到正打瞌睡的陈述。“来,陈述,你起来讲讲,何为君子慎独?”

陈述伏案而眠,仿佛批了几天几夜作业,一刻也不得闲的老先生。

陶士稷真不明白,他小小年纪,正是精力旺盛之时,这不过第二节课而已,怎么就会这么累,而且非得在课堂上睡觉不可?且不说他,光是打扰了别人,是不是便不应该?

坐在陈述身旁的杨修禅,头朝着书桌,眼睛瞟向缓缓走来的陶先生,一手摆在书桌上,手指按着先生正说着的一段,假装认真听讲,另一手则是在底下不停地捅着陈述。

“啊?”

陈述醒来,揉揉眼睛。

杨修禅用手遮住嘴,假装没看见站在身旁的陶先生,小声喊道:“叫你呢!问你何为君子慎独!”

“嗯……嗯……”陈述站起身子,挠挠头,望着站在身旁,正斜睨着自己的陶先生,支支吾吾,惹得不少人发笑。

陶士稷虽对他这种上课睡觉的行径颇为厌烦,却还是在离开陈述,行回讲堂时,替他解围道:“看来陈同学有些忘了,来,同学们提醒他一下。”

于是课堂里响起读书声,尤其是杨修禅,似乎是怕陈述听不清般,念书的声音极大,抑扬顿挫,每一个字都咬得清晰,他一个人的声音几乎盖过整个班级,恐怕就算是耳聋的老人在此刻也能听得真切。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陈述摇摇头,似乎要把困倦全部甩出脑外,随后仔细想了想道:“君子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也要谨慎?”

“嗯,还行。”陶士稷点了点头。

陈述松了口气,总算不用挨戒尺了,他刚想坐下,便又听陶先生道:“那请陈同学继续讲讲,君子为何慎独呢?”

“嗯……”陈述低着头继续思索,瞄见杨修禅指着的一行字,恍然大悟道:“因为道不可离!”

“哦?”陶士稷惊讶于他的答案,想不到这娃娃竟如此聪慧,却是打趣道:“还行,睡的可还香甜?”

陈述想着君子慎独,岂能欺瞒先生?便拱手行礼,如实作答道:“回先生,还行,挺舒服的。”

“哈哈哈!还行!还行!”陶士稷笑着点头,随后看向他,正色道:“你站着听吧,你自己睡倒是不要紧,把同学们都染困了那便不行了。”

“是……”陈述小脸一红,羞愧地低头。

“隐蔽细微处,最可见言行。”

“隐蔽时可见,细微亦常昭。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即使真的只有自己一个人,也不要忘了还有天地良心在。”

陶士稷按照自己的理解为众学子讲解,却转头再次看向陈述道:“所以君子谨言慎行,注重德行,不做离道之事。”

陈述明白是自己方才所说之话,实在有些调皮,虽是实话,却不谨慎,甚至有失德行。

想念至此,陈述更加惭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陶士稷继续读着竹简,读完后便为众学子讲解:“人皆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情绪还未表露时,这叫做中。情绪表露出来,但是不违背道德,这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重要根本,和是天下共遵的德行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

陈述此次听得认真,所思略有不明,便举手问道:“先生,什么是不违背道德呢?”

陶士稷看着书简道:“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陶士稷抬起头继续道:“要知道何为道德,即使我先生我也要继续学习啊,但陈同学问,作为师者便要答……”

这时新来的李静尘便举手想发言。

陶士稷便想听听这位新同学想问些什么,再一起作答,“李同学有话请讲。”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李静尘竟一字不差地背出《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哦?”陶先生瞧着这位小道士打扮的李静尘,心中不免惊异,却又觉得理所当然,道士会背道家经典,并不匪夷所思。

陶先生心中赞叹,却是开口问道:“李同学可知晓其中含义?”

李静尘拱手行礼后,便起身侃侃而谈:“回先生,道生万事万物,德养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尊崇道,而重视德。”

“道之所以受尊崇,德之所以受重视,皆在于道生长万事万物,却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

“所以,道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道生万物却不据为已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

“这是奥妙极深远的‘德’。”

陶士稷听他说完,不禁暗暗赞许,止不住笑意道:“想不到李同学学识如此渊博,实在让老夫钦佩啊。”

随即他话锋一转:“但李同学所讲,是为道家之道,是天道,而我儒家之道,是人道。”

“老夫认为,千言万语,不过天道不‘仁’,而人之道德,也不过一字,是为‘仁’也。”

李静尘点头道:“原来如此,多谢先生解惑,小道受教了。”

杨修禅却小声叨咕着:“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