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爷们在祠堂前的大桌围坐一圈,素夏站在一旁。
其他各房各系都派顶事的子弟在外院等着。
“请来各位叔爷,是有事想同几位长辈商量。”素夏盈盈一拜利索地说。
“一条是我们这边南北府是时候分开,北府大伯早该抬一位有儿有女的姨娘出来掌事,我们南府由母亲代掌那边事务几十年,近日病重不能理事,我又是晚辈,不大方便。”
大伯点点头,他无所谓,但是姨娘们早就不满意自己府里的事件件要报给二房知道,由二房决定。
大伯纳的一位姨娘兰草,识得几个字,略读过几本书,看账理事没有问题,脑子灵活为人厚道,育有一儿一女,是个合适人选。
大伯也有这个意思,但一直没开口。
听素夏这样说,十分满意,连连点头。
素夏趁热打铁,“请大伯想好人选,咱们南府最后再多管一次闲事,帮大伯把事办了,给姨娘入了族谱。”
“嗯!老二媳妇做事细致稳当,很不错,我择日把名单送来。”
“各位叔爷,还有件大事,咱们祖父这一枝只得大伯和我父亲两个儿子,但堂祖父那边子弟众多,不少都是可用之材。我想着,外头的事一直由青云打理,做得好不好,各位叔叔伯伯也都看在眼里。”
大家都纷纷点头,对青云的做事为人没半点意见。
“咱们的账目十分清楚,媳妇把大数汇报一下,共田庄三十二处、当铺十二间、药材仓库五处、杂货铺五处、田地……”
她说得很清楚,大致的产业都罗列在内。
“咱们家的产业都由青云经手,但事无巨细要报给母亲知道,连用人的手册也在婆母那里,其中多是用的外人。”
“媳妇有点想头,咱们自己家有这么多子侄兄弟,不如将产业分为几大块,青云选出各家最能干的子弟,将产业由咱们自己家的孩子们学着掌管,他也好腾出手扩大家里的买卖,不入仕的兄弟们也好学点本事。别废了好材料。”
“大家都姓薛,一族兴旺才是真的兴旺。”
“不知伯伯叔叔位怎么看?”
原来薛家青云祖父有个兄弟,那一支人口虽多,却没混出头的。
祖父因作官,自己两个儿子都沾着光也入仕。
各自娶亲开枝散叶,祖父精于累积,一辈子兢兢业业积下大笔财富。
到了青云父亲这一代,由薛母接手后,指挥着几个亲近的薛家子弟,一点点将原本就有的产业翻了几倍。
但青云的大爷爷那一支这些年下来,越发没落。
两枝原是很近的亲戚,可一穷就不好意思上门来往。
婆母又是很嫌贫爱富的,待周到,脸色却不好看。
日子久了,人家就不再登门。
这个建议如热油锅里滴进了水,一下就炸开了。
……
素夏这次是把青云的爷爷和大爷爷两脉骨肉亲戚再次联结起来。
意图以富带穷,上对得起祖宗,下帮扶子孙,这一举止深得几个长辈赞同。
不管在朝为官,还是在外做买卖,有可靠能干的亲兄弟帮忙总好过用外人。
特别是想把生意做到京师以外,拓展是很艰难的,带着自家人遇到事多个人商量。
素夏的公公被素夏一席话说中心坎,连连点头,赞道,“你有这份胸襟就不易。”
“青云在外这么多年,历练得很好了,可以把生意全权交给他。北府的产业也该分回给北府由大堂哥接手操持。”素夏继续说。